骨髓穿刺检测是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也是很多血液病确诊必要经过的实验室检查。但因为“创伤性”检测的标签,让很多怀疑血液病以及做复查的患者担心不已。其实不然,总结病友及家属对骨髓穿刺检查常提及的疑问,做对应解答。

关于骨穿检测的那些问题,总结一、二、三

一、骨髓穿刺检查有没有危险?会不会有后遗症?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医生的一个常规检测操作(包括实习生),会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有太大的危险的。熟练的大夫小几分钟就可以顺利的做完骨穿检测。另外关于疼痛的疑问,有的觉得疼痛,但大多数是无明显的痛苦,都可以承受,主要是在抽吸骨髓的时候会有一过性的刺痛。

有少数的患者做完骨穿可能出现一些少有的并发症,比如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局部感染、败血症,局部麻醉药过敏,发生药物毒性反应或是发生率很低的操作失败。对于后遗症大多是一些患儿家属提出的: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髓造血啊?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二、骨髓穿刺在哪个地方穿?为什么穿刺的部位不同?

骨髓穿刺并非是在固定的地方做检验,有的患者在这个地方,而另外一个患者可能就在另外一个地方,这主要跟患者个体情况有关。骨穿常见的三个部位就是胸骨、髂骨(髂后或髂前)和胫骨(胫前),这三个部位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怀疑的疾病来选择。

胸骨是最常选择到的穿刺部位,在怀疑造血衰竭性疾病再障时,一般就会选择髂骨进行穿刺。而对于有些青春期的大孩子,胸骨比较硬也常选择髂骨穿刺。对于小婴儿一般就会选择胫骨来进行穿刺。

三、骨髓穿刺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卧床休息吗?

做了骨穿有哪些需要注意了解的?这个问题最好是在检测前就了解清楚,比如骨穿之前可以不用向抽血检验那样空腹,可以正常进食的,不会有影响。另外在骨穿的针眼处需要包敷用力压迫数分钟,还有骨髓穿刺的部位最好是1-2天内不要侵水!这点较重要,切记!

补充:为什么一个血液病患者需要反复多次做骨穿?

对于良性的血液病患者,比如一些单纯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性疾病等,一般是早期确诊的时候做下骨穿(有的必要性不是很高)其他情况下可不做,一些慢性的恶性血液肿瘤也是如此,比如慢淋,慢粒等患者,口服用药维持的一般也不需要频繁骨穿,按照固定的复查时间去检测,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以此类推。

而对于一些早期需要高强度治疗的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就需要频繁反复多次的做骨穿,特别是化疗阶段,可能每一次的化疗结束都需要做,不单是为了看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做病情评估。有的患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拿上次的单子来看?对此的解答是,在不同的病情阶段以及治疗进行时,病人的病情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上一次的检测结果用在目前的病情状态,是不成立的,也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微信公众号:xyb560350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