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文 | 莊顯

來源 | HUGO

這幾天,楊超越又火了,因爲一個“影響中國獎”。我對她本人沒有任何意見,只是,若沒有楊超越當選,我們可能並不知道這個獎的存在,更不知道其他獲獎的人是誰。與此同時,爲國效力 60 年的袁隆平卻被罵上熱搜,在我看來,這纔是最悲哀的地方。

希望這篇推文,能給你一點思考。

01

楊超越又一次登上了微博熱搜,不是因爲錦鯉,也不是因爲划水,而是因爲拿獎 —— 影響中國年度人物。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新聞一出,輿論譁然: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就像衆多網友驚訝的那樣,楊超越怎麼影響中國,影響社會了?

在頒獎詞中,主辦方是這麼說的:“這個年輕女孩身上折射出一個時代普通人的奇蹟與夢想。”

什麼是這個時代普通人的奇蹟?是不用努力,長得好看就能影響中國嗎?

而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今天范冰冰拿了“國家精神造就獎”,明天鹿晗破紀錄了,後天吳亦凡在歐美榜單霸榜了……

最悲哀的,還不是楊超越們獲獎,而是隻有楊超越獲獎了,我們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個獎。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02

這種現象不能怪楊超越。

1995 年,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 500 多位政治、經濟精英。會議認爲,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使得財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上,另外 80% 的人則被“邊緣化”。

那麼,如何化解 20% 的精英與 80% 的人之間的矛盾?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時的美國著名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提出了一個戰略:

給 80% 的人口,嘴上塞一個“奶嘴”,用娛樂、網絡遊戲、口水戰、肥皂劇等方式,佔用人們大量的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

例如,讓更多的明星去登上雜誌電視,讓她們的緋聞去登上報紙,讓科學家的事埋沒在研究所,讓人們安於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慾望。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打網絡遊戲入迷,玩抖音沉溺,所有的社交網絡上,大家喜聞樂見的,都是明星們的家長裏短。

這段時間,改革開放 40 年,那麼多偉大功績有幾個人關注了?但是一個楊超越獲獎,就成了全民熱點;

前段時間,諾貝爾頒獎,又有幾個人討論了?但是范冰冰的事情人盡皆知;

還有航天機構的研究員離職,引發了一陣子的討論,可是迅速被張雨綺離婚又複合蓋過去。

明星打個噴嚏上個廁所都能上熱搜,而僅僅 9 月,我們去世了那麼多的院士,連個蠟燭都沒攢夠: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包括這次楊超越獲得的年度人物獎,除了楊超越,剩下的人又有幾個人認識?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恰恰,他們都是切切實實的中國之脊樑,國人之驕傲:

劉國樑:中國第一位男子乒壇大滿貫,爲國家拿下無數冠軍和獎項;王貽芳:中國首位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的科學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文牧野:《我不是藥神》導演,以一部電影喚起整個社會的反思;沈德詠:今年剛剛卸任一級大法官;單霽翔是故宮博物院院長;陶斯亮是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龔克是研究衛星通訊的的科學家;朱民曾經是IMF副總裁;黃永玉是央美教授;陳光中是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他們用了一輩子在各個領域做出成績和貢獻,卻必須捆綁一個流量明星,才能被人知道。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在他的著作《娛樂至死》中寫道:

“一切公衆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爲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而這句話,就在我們這一代、就在今天,應驗了。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真真國之悲哀,時代的悲哀,更是我們每個人的悲哀。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03

所以今天,我一定得給大家介紹這樣一羣人,他們纔是真正給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國家帶來正能量,和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人。

也許他們並不在乎名利的身外物,但是我們在享受他們用一生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時,我們就應該在心裏給他們鞠躬。

2009 年 12 月,黃大年毅然放棄了在英國優厚的待遇,懷着一腔愛國熱情回到祖國,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

外媒這麼報道黃大年回國:黃大年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艦隊後退了 100 海里。

他和家人聚少離多,在朋友圈感慨: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最後患膽管癌去世了,年僅 58 歲。

他在吉林大學的工作自述中,寫道:回想當初的選擇,我沒後悔過。祖國高於一切。

看到這張發黃的紙,我淚奔了。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堅守在羅布泊 52 年,參加核試驗 45 次。

在生命的最後,得了癌症。義無反顧地搬出了重症監護室,保存好涉密文件。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他說:如果沒交代好這些,我沒辦法放心地走。

處於半暈厥狀態的他,連呼吸都困難,卻在一遍遍地問:“文件存好了嗎?”

這纔是大愛,纔是真英雄。

改革開放 40 年,還有一羣巾幗們,讓我們的國家更美好,她們比楊超越們,更配得上“影響中國”人物獎。

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顏寧,30 歲成爲清華最年輕的博導,37 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 30 歲的團隊,用 6 個月的時間攻克困擾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當學生質疑她:“你每天那麼辛苦,工資比做明星的少好多,外表也不如她們光鮮,你難道不會不平衡嗎?”

顏寧說:“金錢不是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標準,人生的意義在於你爲世界留下什麼。”

不屑與那些博流量、爭人氣的明星藝人爭鋒,真正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向內探索自我價值,用自己的默默無聞,充實自己,貢獻社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芳華,至今她的名字都不爲大多數人所知,甚至網上連她的資料都很少。

平和寂寞的研究,沒有喧囂熱鬧的生活,沒有大江南北的關注,沒有官場職務的起伏,在基層科研的崗位上,李芳華一干就是半個世紀。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李芳華說:“搞科研的時候我不在乎什麼困難,不考慮提職拿獎的雜事,一心一意做就是了。”

第一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在入職初期,條件艱苦,設備奇缺,實驗室連基本通風設施都沒有,屠呦呦的身體很快撐不住了,一度患上化學藥物中毒性肝炎。

但是屠呦呦認爲中醫藥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屠呦呦和團隊,可謂歷經千辛萬苦,經歷了數不清的實驗,甚至親自口服藥物,終於尋到抗瘧新藥青蒿素。

爲保證藥物效果的萬無一失,屠呦呦親自嘗試藥物在自己身上的反應,她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換來人類將來的健康和科學的進步。

格力集團總裁董明珠,在兒子 2 歲時,丈夫去世,獨自支撐家庭的境況下,靠着單純的信念,瘋狂的熱情,做到格力銷售冠軍,又在格力最困難的時候,接手營業,將格力做成了空調界領軍品牌。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這位鐵娘子,36 歲前的人生平淡無奇,36 歲後,她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走出了一條別人無法複製的路。

跟這些傑出女性們艱苦卓絕的努力相比,流量掘金背後那些明星的淺嘗輒止的努力,是多麼鮮明的對比!

這些人,很多人不熟識,這些名字,很多人沒聽過。但是,她們辛苦付出的成果,卻被我們實實在在地享用着:

先進的醫療技術,減輕病痛,療愈身體,讓我們在病痛面前不再束手無策;

發達的科學技術,讓我們的生活四通八達,便捷無比;

她們用青春和年華換來社會和時代的點滴進步,讓我們每個人受益其中。

可這些真正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做出於心、於人、於社會、於時代都有益事的人,卻常被我們選擇性看不見或遺忘。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04

可悲的是,研究國家核心技術“火箭發動機”的張小平,年薪 20 萬;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獎金雖然也有 300 萬人民幣,但“這點獎金還不夠市區買套房”。

而鮮肉微博發張照片,“睡後”收入 480 萬。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明星的片酬甚至可以高達一個億!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當“綜藝限薪令”出來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震驚。

明星的薪酬底限卻是科學家們的天花板: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80萬”是什麼概念?

手握國家機密、能對登月大計有影響的技術人員,也要不喫不喝乾 4 年才能賺到。

曾聽過一個有些心酸的故事:在農業領域的一個院士,妻子去世,孩子患病,家境寒酸。

即便如此,他也不願意讓媒體幫個忙,曝個光,在社會上來一個愛心募捐。

他怕年輕人看到了,得知當院士,給國家做貢獻的人都這麼窮,更不願意學農業,更不願意給國家做事了。

這就是我們的科學家,從不怕自己沒錢,而是國家後繼無人。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05

就在我們整天關注明星家事娛樂趣事的時候,日本卻已經在科學領域發力。

18 年拿了 18 個諾貝爾獎,相當於每年一個!

看到新聞標題的時候,每個字都刺痛我的心。

我們沒有一個人關注諾獎,中國的諾獎也少得可憐。

我們薄待科學家科研者的時候,日本卻把自己的科學家捧上了天。

日本企業專門爲科學家設立各種獎項,讓科學家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安心科研。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而且,縱觀整個日本社會,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的人,都十分崇拜科學家。

崇尚科學,尊重科學家,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就連他們的貨幣上印的都是科學家,完全就是在向整個社會宣告誰才更值得整個社會敬仰。

在日本人心中,在 187 種職業中,大學教師是最受追捧的職業,卻很少有人想做演員。

不僅如此,日本的明星收入跟中國明星相比簡直少到可憐,就連當紅明星新垣結衣,一集電視劇片酬也就 170 萬,摺合成人民幣,還不到 10 萬。

在日本的科學家和明星的地位,高下立判。

可是,我們呢?

2017 年 3 月 4 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展開分組討論,明星委員悉數亮相。

兩會中,導演陳凱歌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坐在一起,記者紛紛追訪陳凱歌。

這一邊凱歌高奏,那一邊莫言無言。紛紛擾擾,寵辱不驚,在被記者簇擁的陳凱歌旁邊,莫言雙眼緊閉,自有天地。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你奏你的凱歌,我做我的莫言。

領獎時莫言說:“今後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好好寫作,低調做人,爭取寫出無愧於這個時代的作品。”

莫言用無言,來面對娛樂至死的年代,堅守着自己的底線,守住中華文化的底線。

我深刻記得那一天,陳姓明星吸毒,在微博熱搜刷屏一天。

有吸毒等劣跡的明星,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

小丑在殿堂,英雄無處安放。

電影《湄公河行動》裏面有句話:“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爲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賺着比爲國貢獻的科學家,爲國捐軀的軍人幾百倍幾千倍的錢,卻做違背國家法律,罔顧社會秩序的醜事,有什麼資格還想重回神壇?

如果哪天爆發戰爭,保護我們的是掌握技術的人,是軍人。而戲子們,只會選擇移民。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

應該被記住的,是英雄還是明星?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06

明星站上影響中國的領獎臺,真正影響中國的那羣人卻正在被遺忘。

我總覺得,我們不應該去追捧這樣的荒唐。

我們小時候的夢想是當科學家、宇航員、老師、警察。

然而,去問問現在的孩子,理想是什麼?

80% 的孩子回答:想當網紅。

楊超越出道半年影響中國!袁隆平爲國60年被罵上熱搜!

原因是賺錢多,會被很多人喜歡。

所有人都想整容做網紅,各種抄襲開店賺錢,沒有人想踏踏實實去工作,更沒有人想去從事警察、老師、科學家……或許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一個好的社會,不該只充斥着浮躁的慾望。

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守住作爲人,作爲一箇中國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該有的底線,保證我們的價值觀不再崩壞。

再去影響青少年,告訴他們何爲價值,何爲有意義。

別讓文化的悲哀,變成時代與民族的悲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