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句老实话,一个90后家庭月入3万已经算是高收入家庭,而且现在房供超过8000的房子也比比皆是,利用装修贷、车位贷、车贷等贷款来完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也是很普遍的事情。很多人都想极力享受物质生活,能加杠杆就加,能借就借,这种观念在90后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这是财小妹的第289篇原创文章

近日,杭州萧山一位90后小伙子在网上晒出一张工资表(见下图),大喊自己“压力山大”,生活质量不佳,一天时间阅读量近10万,引发网友热议。

他和妻子2019年前4个月总收入约17.8万元,平均家庭月收入4.5万元左右,算是同龄人中的高收入人群了。

不过,这名90后小伙子却诉苦,每个月需要还房贷、装修贷、车位贷、还要养两个娃,压力很大,严重影响生活水平。

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年轻家庭的生活状态,虽然收入不低,但同时负债累累,每天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卷入生活的漩涡中。

月入3万却过不好

毋庸置疑,一个90后家庭月入4万,已经是同龄人的佼佼者。

但是这名90后却道出更多的压力,他说,1、2月份的工资高,是因为有5万元的年终奖。夫妻两人算下来一年的收入其实只是36万左右。

这么一折算,其实每月的家庭收入在3万元左右。

他细数了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房贷8千元、装修贷4千元、车位贷4千元、双胞胎宝宝的开销4千元、雇保姆的工资4千元……

这么算下来,每个月固定消费就要2.4万元,除此之外,还要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每月的资金链随时断裂。

他也透露,夫妻两人在日常消费时也要好好斟酌,有时候资金会出现周转问题,只能用借呗、微粒贷等借款来周转资金。

在我看来,他的焦虑并非没有根据,面对一大堆开销,生活必会受影响,而且每年的年终奖是不确定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会随着小孩的年龄增长而增长,如果后期这对夫妻收入没有更大的跃升,日子可能会过得更困难。

我相信,很多人背负车贷、房贷的年轻人,特别是2015年之后高位接盘楼市的年轻人,能体会到其中的苦楚。

说句老实话,一个90后家庭月入3万已经算是高收入家庭,而且现在房供超过8000的房子也比比皆是,利用装修贷、车位贷、车贷等贷款来完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高收入家庭,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伴随而来的是焦虑、躁动,生怕夫妻有人的收入会发生中断。

这是一个典型的年轻家庭的焦虑,也是一批年轻家庭负债族的缩影。

借贷市场50%是90后

现在第一批90年已经集中进入结婚、生子的年龄段,开始直面买房、买车、养小孩等现实问题,家庭负债由此开启。

结婚需要花钱,需要负债购房,这让这一批年轻人先利用“6个钱包”买了房子,锁住了未来30年的资金流。

随后又直面生娃的需求,每月需要支付更多的一笔消费;已经生娃了之后又直面买车的需求,很多人利用仅剩的一点钱贷款买车,更是透支未来5年的资金流。

这一切,正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生活境况,年纪轻轻就被一身贷款捆住,还面临赡养父母、养育子女的责任。

毋庸置疑,很多年轻家庭背负的主要债务是房贷。

近期一项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仅为29.5岁,也就是说30岁之前购房的购房者占比非常高,于此同时这些购房者当中80、90后的购房杠杆最高。

但最不幸的是,这一届年轻人刚好遇到到中国楼市的大飞跃阶段,房价一直蹭蹭蹭地涨。

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这3年时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迅速从11.5万亿元攀升至21.9万亿元,期间新增贷款余额约10.4万亿,而2005-2014年这10年间,新增房贷余额约9.9万亿。

过去这魔幻的3年楼市牛市,这10.4万亿元新增房贷,是无数个家庭肩负高杠杆重压,用未来30年的资金流支撑起来的。

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了25.75万亿元,占到了居民总贷款的54%左右,同比增长了17.8%。

很显然,这一增速不仅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居民存款的增速,这说明了大家用更高比例的资金投入了楼市。

除此之外,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5.40万亿元, 同比增长23.40%。

这还只是通过银行卡借出去的钱,增速已经超过20%,如果算上这些年通过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民间借贷大火、首付贷等信贷渠道的钱,那就更多了。

当然这些钱一部分是用来消费,一部分是用来购房,一部分是用来还债,总是债务的雪球现在是越滚越大。

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将杠杆加到极致。

花呗之前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花呗账单分期业务借款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内,贷款余额占比79.38%。

具体来看,其中90后群体占了50%左右,另外80后群体占了28%。90后平均负债率高达月收入的18.5倍,也就是说一个月收入在7000的人,平均负债高达13万。

要说中国借贷市场的主力现在是90后一点都不为过,这代人,靠实力成为当下亚洲同龄人负债最高的群体。

暗流涌动,岁月不再静好

很多人都想极力享受物质生活,能加杠杆就加,能借就借,这种观念在90后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有酒今朝醉,所以,他们身上才有那么多的债务。

但我不得不问一声,年轻人,你是否考虑过你的未来?你想过未来的经济形势吗?

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但去年开始经济如何,想必每个关心经济的人都非常清楚,钱好不好赚大家也感同身受。

到了今年,连阿里、京东、腾讯、美团等大厂都开始“优化人才”,我相信原来在这些大厂工作的人,没想过自己会被“优化”吧?

最近连红杉中国都开始裁员?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整个创投圈都开始不看好未来的经济形势,至少是很谨慎的态度的。

今天开始,毛衣展又升级了,当然,我们的人民日报说,中国的外贸势头好动能足。但,眼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难道不应该值得我们去体察吗?

我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的产能一定会继续出清,不需要那么多企业,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因为我们经济的成本优势在下降,竞争力也在下降,但面临的挑战又在不断加强。

未来的经济形势是否能够扭转,多久可以扭转,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确实很多人被“优化”了。我们可以试问自己,当自己丢失工作,突然没了收入之时,你是否能挨过困境,将日子过得舒坦呢?你手头的现金流,能够让你的家庭维持多久呢?

恐怕有一大批的人现在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旦失去收入,房子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如果时间短,尚且可以利用各种借款周转;但是时间一长,家庭随时破产。

有一句老话我觉得讲得很好,叫“看米下锅”,有多少的本事,就做多少的事情,有多少的经济实力,就匹配什么等级的物质生活。

每个人都想买房、买车、请保姆、有独立停车位……谁不想?但这些东西,有多少是必须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善察者,方能安然无恙。那些狂加杠杠的人,注定一地鸡毛。

未来,不一定云淡风轻,我提醒大家,切记要做好应对突发风险的准备,比如给两夫妻、家中父母、小孩配齐保险,以防意外的发生。

除此之外,更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资金流,在经济形势不佳的当下不要随意跳槽,也要避免高风险的投资,比如大额资金炒股、创业等。

如果你尚未加杠杆买房,我给你的建议是,量力而为不要乱加杠杆,存够首付再去购房,买车装修的时候更要三思而后行,所有月供最好不要超过工资收入的一半。

总之一句话,房子可以住小点、装修可以简单点,生活才能过得舒服点。

生活最终是喜剧还是悲剧,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最后想送一句话给大家:年轻时,加杠杆的时候悠着点!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妹读财 (ID:xmducai)。

小妹读财的主笔财小妹,将用她最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经验,教大家解读经济形势,形成自己的理财观念,跑赢通货膨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