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舉辦的“啓誠杯”第四屆IEEE電腦鼠走迷宮國際邀請賽上,來自泰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國“魯班工坊”的牌子舞動在參賽代表隊伍方陣中,格外引人注意。

作爲2019年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在天津舉辦的“啓誠杯”第四屆IEEE電腦鼠走迷宮國際邀請賽上,多個“魯班工坊”的牌子舞動在參賽代表隊伍方陣中,格外引人注意。

“他們來自各個國家的魯班工坊,特意回來參加比賽。”大賽主辦方告訴記者。說“回來”,是因爲魯班工坊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發源地正是天津。

自2016年以來,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天津已在泰國、英國、吉布提等國家先後開設了8家魯班工坊,以天津作爲“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探索的優質教育資源爲支撐,通過培訓當地學校教師的方式,讓中國職業教育優秀成果惠及更多的學員,同時帶動中國技術和產品“走出去”,爲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提供支撐。

伴隨職業教育走出國門,來自古老東方的工匠精神與智慧正通過“魯班工坊”向當代世界傳遞。

啓航:中國魯班工坊從天津走向世界

2018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上表示,中國將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半年後的2019年3月,非洲首家魯班工坊在吉布提掛牌運行。

吉布提魯班工坊採用“政校企”合作模式,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吉布提教育部、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吉布提工商學校、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共建,一期建設鐵道類、商科類等4個專業,學制3年。

吉布提魯班工坊已是天津在海外建設的第8個魯班工坊。2016年,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建成我國首個境外魯班工坊。此後,英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等國的魯班工坊陸續建成招生。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呂景泉說,魯班工坊是在教育部指導下,天津市原創並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採取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魯班工坊,中方教師並不直接給學生上課,而是用中國標準培訓當地教師,再由當地教師教授學生,“我們在互相認同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職業教育優秀成果,實現平等合作。”

2015年7月,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協議,其建設任務之一便是提高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創建職業教育國際化新窗口,魯班工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基於政府、學校、企業三者之間的多種合作,魯班工坊也有着靈活的辦學模式,目前已建成的魯班工坊各有特色。

如泰國魯班工坊是基於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與泰國大城技術學院的學校間合作創辦的,2018年7月又根據泰國發展高鐵的需求,引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和泰國當地一些院校,建設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印度魯班工坊爲配合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創設,在創立之初就與多家印度的中資企業簽署職業教育訂單培養協議;柬埔寨魯班工坊則作爲“瀾湄合作”框架下合作內容之一,由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依託國家間的戰略合作創建。

不僅在發展中國家,魯班工坊在發達國家同樣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17年5月,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籤協議時爲天津市第二商業學校)與英國奇切斯特學院合作建立英國魯班工坊,開創了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建設魯班工坊的先河。

2018年12月5日,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天津市市長張國清與葡萄牙塞圖巴爾市市長簽署了葡萄牙魯班工坊建設協議,當天,葡萄牙魯班工坊正式啓運,標誌着以天津實踐爲代表的中國職業教育,在先進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積累的成果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可。

合作:中國職業教育爲世界培養技術人才

1866年,左宗棠奏請清政府設立福州船政局,附設船政學堂,成爲中國近代學校職業教育的開端。“當時,中國向英國學習船的駕駛技術,向法國學習船的製造技術,由外國教師爲中國培養技術人才,而整整150年後的2016年,中國職業教育品牌魯班工坊正式走出去,標誌着中國開始爲世界培養技術人才。”呂景泉說。

在呂景泉看來,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頂尖人才可以引進,而百萬勞動大軍是隻能依靠本土培養。以泰國爲例,雖然全國有800多所職業技術學校,近200萬學生,但依然無法滿足企業、社會的需要。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職業教育積累了大量優秀成果,已經到了反哺世界的階段。”呂景泉說。

今年20歲的趙一菲是泰國魯班工坊的學生,2017年,正在泰國一所中職院校讀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她,看到了泰國魯班工坊的招生公告,便報考了同樣的專業,繼續讀高職。

“在泰國讀中職時,大部分學習內容都是理論課,因爲設備不齊全,而魯班工坊的設備齊全,我能學到更多東西。”趙一菲說。

爲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魯班工坊採取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學歷教育部分,天津的院校積極與所在國教育部門對接,8所魯班工坊已形成涵蓋中職教育(如英國魯班工坊)、高職教育(如泰國魯班工坊)、本科教育(如印度魯班工坊)、碩士教育(如葡萄牙魯班工坊)的貫通“中高本碩”的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共推動9大類、23個專業在海外落地。

負責吉布提魯班工坊商科建設的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校長郭葳說,2019年1月,天津市教育部門在對吉布提調研中,結合吉布提打造全球性航運港口、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的發展願景計劃,以及當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商貿物流類技術技能人才相對緊缺等情況,決定增加財經商貿類學校,與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共建吉布提魯班工坊。

“雖然接到通知參與吉布提魯班工坊建設時,距離其揭牌已不到2個月,但站在爲當地培養商科人才和服務中非友好往來的高度,我們還是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了有關工作。”郭葳說。

魯班工坊在爲當地培養人才的同時,也爲中國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促使中外在魯班工坊的合作中實現共贏。除了印度魯班工坊外,巴基斯坦魯班工坊也在創立之初便與巴基斯坦海爾-魯巴經濟區和多家中資及當地著名大企業簽訂了產教協同育人合作戰略。

“10多年前風靡東南亞的中國摩托車,就是因爲在當地缺乏維修人才而被其他國家生產的摩托車所取代,培養當地熟悉中國技術、產品、標準的技術技能人才,是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關鍵。”呂景泉說。

截至目前,8個魯班工坊已累計爲相關國家和地區培訓培養學生4000餘人次,培訓教師600餘人次,得到了合作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好評。

傳遞:中國工匠精神爲世界發展提供東方智慧

大約2500年前,中國春秋時期的工匠魯班因發明各種工具聞名於世。2500年後,中國職業教育品牌魯班工坊承載着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爲世界發展貢獻東方智慧。

據瞭解,魯班工坊採用天津探索出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以實際工程項目爲引導,以實踐應用爲導向,以創新能力培養爲目標,以項目實踐爲統領,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魯班工坊的學習過程非常有趣,就像玩玩具一樣,我學會了各種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使用方法。”正在天津參加“電腦鼠走迷宮”等系列職業技能比賽的巴基斯坦魯班工坊學員海德說,未來他也想留在巴基斯坦魯班工坊任教,教授更多學生。

除了教學方式之外,按照國家有關部署,天津已順利完成了50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任務,魯班工坊的建設過程,也是中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不斷輸出與世界接軌的過程。

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校長劉恩麗說,英國魯班工坊的教學標準已納入英國學歷框架體系,定名爲英國中餐烹飪藝術(魯班)三級學歷,此學歷將獲得歐盟及美國三千餘家大學和學院認可,可進階英國5-8級學歷(大專、本科、碩士、博士),構建了中英職業學歷教育遞進銜接通道。

2019年1月31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舉辦了中國春節招待會,英國魯班工坊中餐烹飪藝術課程的有關師生受邀爲英國首相及來賓製作了精美的菜餚。

“許多首相府的客人,特別是華人,說好多年沒有喫到過這麼正宗的中餐,尋問我們是哪裏來的,我就指着左臂衣服上魯班工坊的標誌告訴他們,我們來自英國魯班工坊,那一刻,我感覺特別驕傲和自豪!”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教師、中國烹飪大師吳正熙說。

劉恩麗表示,成功爲英國首相府中國春節招待會做餐後,魯班工坊在英國的影響力迅速提升,許多高校聯繫他們,商量開設培訓或課程等有關事宜,與此同時,英國魯班工坊的成功已帶動民族品牌利民調料、王朝紅酒等飲食文化相關衍生品進一步走進英國市場。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申奕說,魯班工坊帶給海外職業院校的不僅有先進的專業教學標準、教學裝備,而且還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作爲第一個魯班工坊(泰國魯班工坊)的建設者,我們的經驗是,一定要把技術產品轉換成職業教育的語言推廣出去。”

泰國有很多三輪摩托車,在看到泰國魯班工坊的新能源車展示後,當地政府萌生了將其改造爲新能源汽車的想法。由於泰國魯班工坊二期新增的新能源汽車國際專業教學標準以及實訓標準,都是由天津聖納科技有限公司與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共同開發完成的,最終,天津聖納科技有限公司成爲泰國大城的新能源汽車改造指定商。

2018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了天津市教委《關於推進我市職業院校在海外設立“魯班工坊”試點方案》,明確了在應用並完善已有的50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魯班工坊建設需求,再開發50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爲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依據;2018年9月,天津市成立了由市領導任組長的魯班工坊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加快推進魯班工坊建設工作。

“我們正在推進俄羅斯魯班工坊建設,正在選擇南美國家探索魯班工坊建設,未來將形成科學的洲際佈局,讓魯班工坊代表的中國智慧惠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呂景泉說。

(信息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