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景名勝公園:位於城市建設用地範圍內,以文物古蹟、風景名勝點(區)爲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園功能的綠地。城市廣場:是爲了滿足多中城市社會生活需要而建設,以建築,道路,山水,地形等圍合,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採用不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體思想和規模的節點型城市戶外活動空間.。

紅線:規劃建設圖紙上,建築用地與道路用地的邊界線。

綠線: 規劃的城市綠地的外圍邊界線。

藍線: 是建築距河岸線的規劃控制距離,區別與過去直接在河岸上建房的做法,藍線強調親水不能近水,強調了對河道的重視

紫線:對文物保護單位等用地及其周圍進行規劃保護的規劃控制線,不僅從橫向上對文物單位和周邊控制地區進行規劃保護,而且從縱向上做出明確限制強調了對歷史遺存的尊重。

◆ ◆ ◆ ◆ ◆

城市黃線: 是指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

規劃黑線: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市電力的用地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原則上在電力規劃黑線以外,建築物任何部分不得突入電力規劃黑線範圍內。

枯山水:在小空間內表現無邊的大自然景觀,是禪僧精神活動的創造物,也是高度的唯心主義的藝術

羣植:組成羣植的單株樹木數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樹羣所表現的,主要爲羣體美,樹羣也像孤立樹和樹叢一樣,是構圖上的主景之一

城市廣場:是爲了滿足多中城市社會生活需要而建設,以建築,道路,山水,地形等圍合,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採用不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體思想和規模的節點型城市戶外活動空間.

◆ ◆ ◆ ◆ ◆

道路紅線:在城市規劃建設圖紙上劃分出建築用地與道理用地的界線。倡議紅色線條表示,故稱之爲紅線。

行道樹:有規律地在道路兩側種植用以遮蔭的喬木而形成的綠帶,是街道綠化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設計概念:是設計者針對設計所產生的諸多感性思維進行歸納與精煉所產生的思維總結,

景觀營造:指人工地在園林綠地中創造一種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區。

◆ ◆ ◆ ◆ ◆

花園林蔭道:與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綠地,也可稱爲帶狀街頭休息綠地。

意大利獨特的園林風格——臺地園,一般依山就勢,分成數層,莊園別墅主體建築常在中層或上層,下層爲花草、灌木植壇,且多爲規則式圖案。

行道樹綠帶:佈設在人行道與車行道之間,以種植行道樹爲主的綠帶。

開朗風景:所謂開朗風景是指視域範圍內的一切景觀都在視平線高度以下,視線可以無限延伸到無窮遠的地方,視線平行向錢,不會產生疲勞的感覺。

◆ ◆ ◆ ◆ ◆

園林構圖:在工程技術,生物,經濟可能的條件下,組合園林物質要素(包括材料,空間,時間),聯繫周圍環境,並使其協調,取得園林形式美與內容高度統一的創作技法,也稱規劃佈局。

韻律:是有規律但又自由地抑揚起伏變化,從而產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動感,產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框景:就是把真實的自然風景用類似畫框的門、窗洞、框架、或有喬木的冠環抱而成的空隙,把遠景範圍起來,形成類似於“畫”的風景圖畫,這種造景方法稱爲框景。

◆ ◆ ◆ ◆ ◆

公共綠地:指人民公共使用的綠地。這類綠地常與老人、青少年及兒童活動場地結合佈置。

步行街:城市中專供人行而禁止車輛通行的道路。

屋頂花園:是指將各類建築物的頂部栽植花草樹木,建造各種園林小品所形成的綠地。

紀念性公園:是以當地的歷史人物﹑革命活動發生地、革命偉人及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而設置的公園。

◆ ◆ ◆ ◆ ◆

覆蓋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喬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積,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蓋面積佔用地面積的百分比。

分車帶:又叫分車線,車行道以上縱向分隔行駛車輛的設施,用以限定行車速度和車輛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視距三角形:爲保證行車安全,道路交叉口、轉彎處必須空出一定的距離,便司機在這段距離內能看到對面或側方來往的車輛,並有一定的剎車和停車的時間,而不致發生撞車事故。根據兩條相交道路的兩個最短視距,在交叉口平面圖上繪出的三角形。叫“視距三角形”。

◆ ◆ ◆ ◆ ◆

主景:指風景園林中的主要景物,景點,景區。在園林中起到控

製作用的景,是整個園林的核心,重點,它有統率全局的性質,往往是空間序列的高潮

夾景:通常與對景相結合,在所對景物的軸線兩側以排列成行的景物跟定並引導觀者的視線朝向主景(即所對景物)

道路綠地率:道路紅線範圍內各種綠帶寬度之和佔總寬度的百分比。

◆ ◆ ◆ ◆ ◆

概念設計:是完整而全面的設計過程,它通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複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

對景:位於園林綠地軸線及風景視線端點的景叫對景。

一池三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營造宮室,規模宏偉壯麗。 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其中分佈着宮室建築。苑中養百獸,供帝王射獵取樂,保存了囿的傳統。苑中有宮、有觀,成爲以建築組羣爲主體的建築宮苑。建章宮是其中最大宮城,並建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

◆ ◆ ◆ ◆ ◆

園林景觀路:在城市重點路段,強調沿線綠化景觀,體現城市風貌、綠化特色的道路。

園林:一定地區內通過藝術手段和工程技術<如改造地形,種植花木,建造房屋,佈置園路等途徑)創造出來的具有審美意義的自然環境和遊息場地。

人行道綠化帶:又稱步行道綠化帶,是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的綠化帶。

安全視距:是行車司機發覺對方來車、立即剎車而恰好能停車的視距距離。

◆ ◆ ◆ ◆ ◆

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帶及四個以上車道立體交叉和完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專供車輛快速行使的現代公里。

花壇:在具有一定幾何形狀的種植牀內,種植各種不同色彩的觀花、觀葉與觀景的園林植物,從而構成一幅富有鮮豔色彩或華麗紋樣的裝飾圖案以供觀賞,就稱之爲花壇。

道路綠地:道路兩側或單側的道路綠化用地,根據道路的分級、地形、交通情況等的不同進行佈置。

◆ ◆ ◆ ◆ ◆

自然式園林:以模仿再現自然爲主,不追求對稱的平面佈局,立體造型及園林要素佈置均較自然和自由,相互關係較隱蔽含蓄。

綠道:與人爲開發的景觀相交叉的一種自然走廊。

風景名勝公園:位於城市建設用地範圍內,以文物古蹟、風景名勝點(區)爲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園功能的綠地。

城市綠地: 用以栽植樹木花草和佈置配套設施,基本上由綠色植物所覆蓋,並賦以一定的功能與用途的場地。

防護綠地: 城市中具有衛生、隔離和安全防護功能的綠化用地。

◆ ◆ ◆ ◆ ◆

附屬綠地: 城市建設用地中除綠地之外各類用地中的附屬綠化用地

城市綠地系統: 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各類綠化及其用地,相互聯繫並具有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整體。

綠地率: 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

綠化覆蓋率: 指綠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積占城市總用地面積的比值

容積率: 項目用地範圍內總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

◆ ◆ ◆ ◆ ◆

建築後退紅線距離: 是規定建築物應距離城市道路或用地紅線的程度

日照間距: 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爲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二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

道路綠帶: 道路紅線範圍內的帶狀綠地。道路綠帶分爲分車綠帶、行道樹綠帶和路側綠帶。

分車綠帶: 車行道之間可以綠化的分隔帶,其位於上下行機動車道之間的爲中間分車綠帶;位於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或同方向機動車道之間的爲兩側分車綠帶。

◆ ◆ ◆ ◆ ◆

視距三角形: 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處,由一條道路進入路口行駛方向的最外側的車道中線與相交道路最內側的車道中線的交點爲頂點,兩條車道中線各按其規定車速停車視距的長度爲兩邊,所組成的三角形。在視距三角形內不允許有阻礙司機視線的物體和道路設施存在。

城市廣場: 城市中由建築物、道路和綠化帶圍繞而成的開敞空間是城市公衆社會生活的中心

城市熱島效應: 就是一種城市氣溫比郊區高的現象。

◆ ◆ ◆ ◆ ◆

借景: 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範圍中來。

框景: 園林中的建築的門、窗、洞、或者喬木樹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遠處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觀包含其中,這便是框景

相地: 包括園址的現場踏勘,環境和自然條件的評價,地形、地勢和造景構圖關係的設想,內容和意境的規劃性考慮,直至基址的選擇確定。

水榭: 是指供遊人休息、觀賞風景的臨水園林建築。

園廊: 屋檐下的過道及其延伸成獨立的有頂的過道稱廊,建造於園林中的稱爲園廊。

舫: 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園林水面上的建築物。

苑: 中國秦漢以後在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有宮室的園林。

囿: 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遊樂的園林形式。

◆ ◆ ◆ ◆ ◆

皇家園林: 園林作爲皇家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能例外,從而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園林類型

私家園林:屬於王公、貴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園林,稱爲私家園林。

寺廟園林: 指佛寺、道觀、歷史名人紀念性祠廟的園林

園林楹聯:既是建築物典雅的裝飾品,也是園林景觀的說明書,同時又是園林主人的心靈獨白。它們透露了造園設景的文學淵源,表達了文人們的品格才情,是造園藝術家賴以傳神的點睛之筆。

園林匾額:園林中另爲景點 或景色的稱讚。常橫置門頭或牆洞口上。

枯山水:源於日本本土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多見於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

季相:植物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

◆ ◆ ◆ ◆ ◆

一池三山: 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東海里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長滿了長生不老藥,住着長壽快樂的神仙。封建帝王都夢想萬壽無疆與長久統治,自從漢武帝在長安城修建了象徵性的“瑤池三仙山”開始,“一池三山”就成爲歷代皇家園林的傳統格局。頤和園昆明湖中有五座島嶼,其中藻鑑堂(一說南湖島)喻蓬萊、治鏡閣喻方丈,鳳凰墩喻瀛洲。

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個相當寬廣的人工湖,因池中築有三仙山而著稱。這種 “一池三山”的佈局對後世園林有深遠影響,併成爲創作池山的一種模式。

三山五園: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是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修建起來的。

◆ ◆ ◆ ◆ ◆

置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佈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

風景名勝區: 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遊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行道樹: 指的是沿道路兩旁栽植的成行的樹木。

園林建築: 是建造在園林和城市綠化地段內供人們遊憩或觀賞用的建築物,常見的有亭、榭、廊、閣、軒、樓、臺、舫、廳堂等建築物。

◆ ◆ ◆ ◆ ◆

園林小品: 是園林中供休息、裝飾、照明、展示和爲園林管理及方便遊人之用的小型建築設施。

掇山: 是用自然山石掇疊成假山的工藝過程。

塑山: 用雕塑藝術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園林工程。

駁岸: 是園林工程的組成部分,必須在符合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具有造型美,並同周圍景色協調。

◆ ◆ ◆ ◆ ◆

伊斯蘭園林: 伊斯蘭園林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兩河流域和波斯園林藝術基礎上創造的,以敘利亞、波斯、伊拉克爲主要代表,影響到歐洲的西班牙和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是一種模擬伊斯蘭教天國的高度人工化、幾何化的園林藝術形式。更多考研信息可加V:15010247108,關注微信公主號:風景園林碩士考研聯盟!

英國風景園林:沒有幾何佈局,園林以綠地爲主,自由生長着老樹,曲折的小河池塘,兩岸草地傾斜入水,周圍不設圍欄,用壕溝代替。

意大利臺地園: 佛羅倫薩從歐洲中世紀的蔬菜園和城堡園發展演變而成的大規模莊園。

空中花園:人工建造的臺地,廊柱撐起頂部,多層臺地,上種植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