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10~11日,由中國自然資源部和北極圈論壇共同主辦的北極圈論壇中國分論壇在上海舉行。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開幕式上發表題爲《務實推動北極合作攜手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主旨演講。北極圈論壇主席、冰島前總統格里姆松,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挪威、瑞典、波蘭、韓國的北極大使和歐盟駐華大使分別發言。論壇期間,王宏分別會見了冰島外交部常任國務祕書斯圖拉·西格里昂松、加拿大國會議員安德魯·萊斯利。

王宏在演講中指出,上海與北極圈相距35個緯度,在此舉辦論壇說明極圈並不是限制和排斥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北極事務的界線,突破固定緯度的,恰恰是我們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北極事務特別是北極的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航道利用等問題,與北極地區人民的福祉和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長期以來,始終遵循《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斯匹次卑爾根羣島條約》等國際條約和一般國際法,秉持“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基本原則,積極參與北極事務,努力爲北極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爲務實推動北極合作,王宏提出3點建議:一是共同深化對北極的探索和認知,中國願繼續與有關各方共同開展北極多學科科學考察;二是共同應對北極面臨的生態環境挑戰,願與有關各方共同開展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北極生態系統影響的科學評估;三是共同建設北極美好未來,希望與沿線國家不斷鞏固和拓展藍色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格里姆松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舉行此次北極圈論壇具有歷史性意義,中國乃至亞洲和北極有着密切聯繫,很高興看到中國以建設性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北極有關對話和合作。

論壇以“中國與北極”爲主題,圍繞冰上絲綢之路、科學與創新、運輸與投資、可持續發展、海洋、能源、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來自中國、冰島、美國、加拿大、歐盟、挪威、瑞典、波蘭、日本、韓國、印度等北極國家和域外國家北極大使、駐華外交官、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北極土著人組織代表約500人蔘加了此次論壇。

北極圈論壇設立於2013年4月,由冰島時任總統格里姆松發起,每年10月在冰島召開大會,是推動國際社會關心、認識、保護北極,共商北極治理的重要平臺。

作者:郭松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