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報指出,根據《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及《教育部公安部關於做好綜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學〔2016〕2號)、《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粵教基函〔2019〕99號)等文件規定,對深圳市富源學校和涉事學生作出以下處理:對上述32名考生,取消其在我市的高考報名資格,對深圳市富源學校予以行政處罰,覈減該校2019年高中招生計劃的50%。通報稱,經約談深圳市富源學校舉辦者及學校管理層、教職工,實地調查該校2019年高考報名學生中戶籍從外省遷入廣東省考生的學籍檔案、在校學習記錄、戶籍遷移手續、轉學手續、父母在我市繳納社保記錄等,現查實,深圳市富源學校2019年高考報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弄虛作假獲取廣東省報考資格。

CNSPHOTO供圖

近日,深圳富源學校被質疑“ 存在部分學生爲河北衡水中學等校高考移民”的情況,對此,深圳市教育局昨日發佈了《關於對深圳市富源學校“高考移民”調查處理進展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深圳市富源學校2019年高考報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這32名考生,將被取消在深圳市的高考報名資格。

通報稱,經約談深圳市富源學校舉辦者及學校管理層、教職工,實地調查該校2019年高考報名學生中戶籍從外省遷入廣東省考生的學籍檔案、在校學習記錄、戶籍遷移手續、轉學手續、父母在我市繳納社保記錄等,現查實,深圳市富源學校2019年高考報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弄虛作假獲取廣東省報考資格。

通報指出,根據《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及《教育部公安部關於做好綜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學〔2016〕2號)、《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粵教基函〔2019〕99號)等文件規定,對深圳市富源學校和涉事學生作出以下處理:對上述32名考生,取消其在我市的高考報名資格,對深圳市富源學校予以行政處罰,覈減該校2019年高中招生計劃的50%;責成深圳市富源學校董事會作出深刻檢查,責令深圳市富源學校對直接責任人及有關負責人進行嚴肅處理,認真整改存在問題,嚴格規範辦學行爲。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將深刻汲取教訓,進一步加強學籍和招生考試管理,採取有效措施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高考移民”投機行爲,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堅決維護教育公平和健康的教育生態,營造公平有序的高校考試招生環境。

從被媒體報道到相關部門作出明確處罰,“深圳速度”被很多網友點贊。而在距離高考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點上,該話題也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截至發稿時,該話題在新浪微博熱搜榜上排名第四,話題閱讀量達6557.7萬。

梳理該事件發生過程,小編髮現事件起源於一張成績單。4月28日,深圳高三二模成績公佈,有家長髮現全市排名前10的學生裏有六人來自深圳一所民辦學校——富源學校,超過深圳中學等四所深圳名校的總和。加上該校學生成績斷層嚴重,有家長質疑該校此次突然“逆襲”是“高考移民”所致。

4月29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官方微博首次回應“高考移民”事件,稱富源學校高考報名考生學籍均符合廣東省相關要求。同日,深圳市教育局再次回應,宣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如發現學校確實存在違規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5月5日,廣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工作組,開展治理“高考移民”專項行動,並於5月10日前對從外省轉入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學條件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其學籍、戶籍轉入是否合法合規。學籍管理實行“一生一籍,人籍一致,籍隨人走”。

5月6日,廣東省教育廳公佈了“高考移民”專項治理舉報郵箱,受理社會和羣衆的舉報投訴。

5月7日上午,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在上線民聲熱線時進一步指出,將要求普查出來的“高考移民”回原籍地去考試,高考結束後發現的“高考移民”則將被取消高考成績。

5月8日,廣東省招辦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相繼發佈通知,要求做好廣東普通高考考生報名資格複查工作,堅決治理“高考移民”投機行爲,營造公平有序的教育教學和高校招生考試秩序。

隨着多地開放異地高考,加上各地教育質量和升學機會不均,福建、海南、新疆等地已出現多起高考移民事件。教育界人士認爲,需要堵住異地高考、學籍管理的漏洞,防止破壞教育公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