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 實習生 韓嘯)嚴監管高要求之下,如何通過技術、綠色創新的手段促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如何重新思考固廢領域的三化轉型之路?昨天,圍繞“迎接新時代,技術再出發”主題,由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E20環境平臺共同主辦的2018(第六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在上海同濟大學盛大召開。本屆論壇吸引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固廢領跑企業、金融機構代表、行研機構代表及媒體代表等近500人蔘會。

  圖說:固廢熱點論壇在滬召開。韓嘯 攝

  一開場,論壇主辦方E20環境平臺執行合夥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薛濤在致辭中表示,隨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號角的全面吹響,固廢新興細分領域層出不窮,新格局下的技術革命屢掀波瀾。當前,傳統生活垃圾焚燒行業已逐步踏入穩定期,分類推動下,各類垃圾的產生、收運和處理全產業鏈衍生出了諸多精細化、系統化的新商機,垃圾分類、環衛、廚餘餐廚等細分領域藍海開始加速釋放。

  上半場,在薛濤的主持下,固廢熱點論壇主要圍繞宏觀大背景展開,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凱軍、E20環境平臺首席合夥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等專家出席並做主題發言,主要探討環境產業發展瓶頸與問題、新時代下的環境技術創新趨勢、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技術系統化等內容。傅濤指出,隨着環境技術創新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點狀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內生式技術創新難以支撐新需求。未來環境技術創新將朝系統化、小衆化、孵化加速化、整合化、鏈接化趨勢發展。

  圖說:固廢熱點論壇在滬召開。韓嘯 攝

  伴隨着國家環保督察要求越來越嚴格,堆積的固廢迫切需要處理,爲減少固體廢物的污染,國家提出了固廢處理“三化”原則——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企業是技術實踐的主戰場,領跑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打通固廢領域的三化轉型之路。爲此,論壇特別邀請了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康恆環境、蘇州嘉諾、泰欣環境、旺能環境、潔綠環境、華星東方電力、首聯環境、知合環境等固廢領域知名企業代表發言。

  下半場,在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朱蕾的主持下,不少企業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對固廢技術再出發進行詮釋,他們認爲:所謂“迎接新時代,技術再出發”就是不再受過去傳統技術的束縛或是一昧簡單盲目的套用國外技術,而是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看清中國垃圾真正的面目,結合實際將國外先進的技術加以改進,並改變和提升以前的處理模式,協同處理中國垃圾。

  焚燒企業代表認爲:在焚燒廠建設上,主張迴歸焚燒廠本源,提高裝備水平,提高能效、根據實際採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垃圾電廠智能化水平作爲有效管理的手段。

  危廢處置企業代表認爲:危廢市場的發展未來要注重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未來市場一定是項目整合加劇的過程,因此,加強資源化技術研發、新技術快速應用的同時,逐步提高運營管理水平纔能有效實現市場的良性發展。同期,爲了更好了解危險廢物行業競爭格局,E20研究院還在論壇上傾情推出了《危險廢物處理行業分析報告》。

  今天上午精彩繼續,主辦方特別安排參會嘉賓走進上海天馬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綜合利用中心工程,身臨其境感受生活垃圾高標準處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