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大師

郭山是一位高中老師,也是一位爸爸,常對當代教育現實進行反思、思考,對應試教育、階層分化的分析尤其精彩。

最近,他寫下了這篇文章,分享自己對2018年幾位身處教育一線的“高中老師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看法,他說:

2018年是告別的一年,政商學藝界不少名流大腕兒陸續凋零,鋪天蓋地的追悼文章,應接不暇的刷屏懷念,還有誰會關注普通人的普通悲涼?比如:幾位普通中學老師的普通“非正常死亡”... 誰來關注這個過度加班、缺乏鍛鍊、知識單一、未老先衰,自以爲胸懷天下負重前行,實際上步履蹣跚隨時坍塌的羣體?

現實中的教育,很像一個“生態圈”,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是這個圈子裏的“主角”。當前的應試教育,讓圈子裏的每個人都覺得“壓力山大”;能夠彼此有所理解,相互有所支持,都會對這個生態的良性發展有所幫助 ...

對當前老師的工作壓力,大家的體會怎樣?別忘了在文後投票、留言,分享你的觀察 ...

本文由公衆號“隱蔽的歷史”授權發佈,作者:郭山

2018,已然餘額不足。

這一年,熱點事件不斷。

當然,互聯網時代,從來不缺熱點,缺的是注意力。

信息過載的時代,人們要關注的事兒太多,早已喪失了深入理解世界的意願和能力。

隻言片語的新聞報道,無法勾勒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全貌。但,窺一斑而略知全貌,世界的部分真相,還是會浮現出蛛絲馬跡。

三位老師的猝死,情節高度雷同

以下文字摘自“澎湃新聞”“楚天都市報”“信陽日報”等權威報道:

其一、2018年10月15日,清晨5點45分,河北武安(縣級市)一中高三6班班主任、語文老師閆斌一早來到操場領學生跑操,6點05分跑操結束,閆老師突然暈倒在操場,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39歲。一個細節:閆老師暈倒前一分鐘,還與家長在微信上溝通學生的學習。

學生集體哀悼閆老師,來源:邯鄲教育

其二、2018年9月15日,對,就是9月份的同一天,星晴六下午16:52分,湖北省孝昌縣一中物理教師、班主任彭東平,在連續上了四節課後,突然倒在講臺上,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4歲。細節:當時,彭老師正在對學生做開學鼓舞,突然捂住胸口說,“老師一口氣沒喘過來”,之後就倒在課桌上,這句話成爲彭老師最後一句話。

孝昌縣一中,來源:學校官網

其三、2018年4月25日中午12時33分,河南省商城縣觀廟高中數學老師、高三196班班主任李永峯老師,在教室指導學生完填寫體檢卡,突發心梗倒在教室,生命定格在38歲。細節:事後李老師妻子哭訴:事發當天,李永峯老師不僅未來得及喫午飯,早上出門時連早飯也沒顧上喫!李老師就是這樣餓着肚子走完了人生最後幾個小時!

觀廟高中校園一角,來源:信陽新聞網

不完全歸納一下吧,統計學告訴我們,如果孤立事件的相似點太多,其中應該包含着某種必然聯繫。

  • 都是中年男性教師;(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體也不好。)
  • 都是高考科目教師;(早上課,晚輔導,沒日沒夜在備考。)
  • 都是高中班主任;(抓班風,畫板報,十項全能都要好。)
  • 都是內陸省份(河北、湖北、河南),高考大省;(人口多,大學少,慘烈比拼少不了。)
  • 都是高強度應試模式的縣級中學,所謂“縣中模式”;(拼分數,比模考,末尾淘汰是法寶。)
  • 都是長期“超常待機”,超負荷工作;(下班晚,上班早,假日加班常態搞。)
  • 都是有口皆碑負責任的“好老師”;(助學生,幫領導,兒女爹孃拋後腦。)
  • 更重要的是—— 都是倒在“八小時”之外的加班期間!一個是清晨六點,一個是週六下午,一個是中午十二點半。(不午休,把夜熬,壓垮駱駝是稻草!)

預警:如果你是一位內地省份縣級中學的人民教師,又帶畢業班,還兼任班主任、骨幹教師,又是年富力強的當打之年,那提醒您:您已入圍高風險人羣!

不要再說鍛鍊身體之類的廢話了,也不必說定期體檢之類的空話了,更不要煞有介事扯些養生鬼話了。

如此高度雷同的“非正常死亡”,已絕非偶發的個體事件,而是帶有普遍行業特徵的職業現象!

這是應試軍備競賽催生的行業性、職業性、普遍性悲劇。

都說魔鬼蘊藏於細節之中,那死神也不例外。

三位老師到底都經歷了些什麼?

讓數據和細節說話吧。

其一、閆老師所在學校的作息表:

據閆老師愛人所寫的悼念信中披露的信息:身爲班主任的閆老師每天早上5點起牀,晚上回到家的時間一般是晚上11點。

該校學生在貼吧提供的作息表如下:

* 起牀 5:30左右;

* 跑操 5:45左右;

* 早自習 6:15~7:00;

* 早飯7:00-7:30;

* 第二次早自習 7:30~7:55;

* 上午五節課;

* 12:10放學;

* 午飯半個小時。

* 午休12:40~13:30(左右);

* 下午小自習 13:50~14:30 ;

* 下午上五節課;

* 下午放學18:00;

* 晚飯半個小時;

* 晚小自習18:30~20:10;

* 三節晚自習,22:10放學。

實事求是的說,基於當下內地省份的教育生態,這份作息表並不算特別過分。

可考慮到很多縣級中學既不奉行“八小時工作制”,也不落實國家法定雙休日和節假日,每個月師生只休息一天到兩天,甚至寒暑假也照常上課。

長年累月如此,血氣方剛的高中生熬過三年也許並不難,可身體已逐漸走下坡路的中年班主任們,就不得不透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了。

其二、彭老師相關報道摘錄:

學生的話:

同事的話:

彭老師是積勞成疾,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應該是沒什麼疑問了。

其三、李老師所在學校的報道摘錄:

2018年11月14日,信陽某媒體報道了李永峯老師所在學校的先進事蹟,標題是:“三苦精神”譜寫新時代素質教育的動人華章。所謂“三苦精神”,是“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供”。文中稱:“三苦精神”已成爲該校的“鮮明的文化符號”,莘莘學子們“獨特的生命基因”。該校某校友說:“三苦精神”是學校的傳家寶,是人生道路的“核武器”。

文中稱:2012年5月,哈佛大學部分學生來觀廟高中參觀交流,該校學生的學習、生活、理念,獲得了哈佛大學生的認可,哈佛大學生稱觀廟高中是“東方的哈佛”。

文中報道:五年前的2013年6月24日,該校一位女性中年英語老師,不辭辛苦跨兩個校區兼帶畢業班和高一英語的課,看到學校當年高考“又創佳績”,興奮之餘,突發腦溢血暈倒在學校。在武漢搶救十四天後,“帶着欣慰和不捨,她走了”,當時還不到50週歲。

看到記者如此動情的報道,請恕本人境界不高,筆者體會到的並不是感動,而是荒誕。

該篇新聞報道截圖:

據說某超級中學的班主任,全部由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擔任,原因就是35歲以上的中年教師體力不支精力不濟。看來,高中班主任崗位正在成爲不折不扣的“青春飯”。

11月10日,武安一中所在地,河北武安市召開高規格表彰大會,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向閆老師學習的活動。

市委書記在報告會上說,我們由衷敬佩閆斌同志爲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深切緬懷閆斌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爲武安教育事業痛失這樣一位有擔當、有才華的模範教師,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同時,也爲武安擁有這樣敬業奉獻的優秀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閆斌同志不僅是教育界的先進典型,也是全市各行各業的先進榜樣!

隆重悼念閆斌老師是應該的,學習閆老師的敬業愛崗精神也是不折不扣的正能量。

但,痛定思痛,我們是否更應該反思:還有多少兢兢業業的高中班主任冒着“猝死”的風險,仍然在夜以繼日、沒日沒夜、無論寒暑、不分節假日的在加班?

中學班主任的真實工作時間有多長?

說起教師,社會上普遍有如下幾種輿論:

其一、每天兩節課,工作不累工資不低;

其二、雙休日,寒暑假,半年上班半年歇;

其三、上課不講課外講,補課收費沒商量。

筆者並不否認部分教師崗位勞動強度並不高的事實;也不否認義務教育階段、高校、沿海地區和大城市的中學能落實國家各項節假日規定的事實;也完全同意部分教師參與有償補課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事實。

但,這些“好事兒”至少與大部分高中教師無關,尤其與縣城高中班主任教師無關。全國有專任教師1626.89萬人,其中普通高中階段專任教師177.40萬人,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在縣城中學或鄉鎮中學任教,他們既沒有機會,更沒有時間和條件去享受上述傳說中的教師“清閒”“輕鬆”“賺大錢”等美事兒。

來算一算高中班主任,尤其是畢業班班主任的真實工作時間吧。

以前述閆老師所在學校作息表計算,閆老師每天在校工作時間到底有多少呢?

早上5:45分到校,上午12:10分下課,扣除半個小時的早飯時間,淨工作時間爲6小時零5分。

中午扣除喫飯和午休時間(其實很多時候,午休時間班主任也要和學生談話,或處理家長的電話、短信、微信,或者是備課)。下午13:50開始小自習,到下午18:10下課,淨工作時間爲4小時20分鐘。

下午扣除晚飯時間,晚上18:30開始小自習,到22:10下課,淨工作時間爲3小時40分鐘。

如果閆老師當天不到學生宿舍查寢(很多縣城中學,查寢是班主任老師的常規工作。)的話,那他一天在校毛時長爲16小時25分鐘,留給家人的時間只有7小時35分。扣除喫飯和午休的話,淨工作時長爲14小時零5分。

按一週上班六天計算(其實部分縣中週日也不休息。),閆老師每週在校工作毛時長爲98.5小時,其中淨工作時間爲84.5小時。閆老師在校時長是國家標準的2.24倍,淨工作時長是國家標準的1.92倍,等於閆老師一個人幹了倆人的活。

當然,還有觀點說:班主任儘管工作時間是長,但工作強度不大啊,哪有工地上搬磚、菜場裏賣菜累啊;況且加班也是當下各行各業的普遍現象,好像誰沒熬過夜加個班似的,你看人家某著名IT公司的程序員們,每天工作18個小時,累了就取出毯子在辦公室裏打個盹,人家的員工能“狼性加班”,你班主任就不能狼性一點?

說實話,班主任工作不是強度大,而是繁瑣度高,與其說是身體疲憊不堪,不如說精神壓力過大。如下圖,可以說很形象了:

其實啊,此圖還漏掉了扶貧、創衛、安全教育、消防學習、禁毒宣傳、雷鋒志願者……,等等非教學工作呢。

再者說,搬磚和賣菜的職業門檻和職業投入成本有教師那麼高嗎?

至於拿某著名IT公司的“狼性加班文化”來要求班主任們也執行“狼性加班計劃”,那可別忘了:加班的狼是要喫肉的,該公司2017年平均年薪超70萬。這些每天加班時長不亞於著名IT公司的班主任們,他們又該拿多少加班費呢?

其實,不必朝大公司看齊,就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就好了。

夢想:

* 什麼時候落實高中教師的“八小時工作制”?

* 什麼時候落實高中教師的“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

* 什麼時候把高中教師的寒暑假兌現了?

* 如果必須加班,什麼時候落實加班待遇?

* 加班的時間上限到底有沒有底線?

* 什麼時候按勞動法辦事?

……

誰是應試大戰最深的受害者?

說到殘酷應試教育體制,筆者曾以“劇場效應”一文總結了該模式的受害者,全網點擊千萬以上,那,問題來了,誰是該模式下最悲慘的受害者呢?

也許不是刷題熬夜、心理崩潰的中學生,畢竟他們只用掙扎三年,而他們的班主任則是一輩子;

也許不是捨命陪讀、焦慮煎熬的學生家長,畢竟他們只用面對一到兩個自己的親孩子,而他們孩子的班主任則要面對一百多個“別人家的孩子”;

也許不是實踐匱乏,創新無力的基礎教育,畢竟還有沿海、大城市的創新學校、國際學校,實在不行還有各類海歸,而困在縣城中學的幾十萬高中教師和十幾萬班主任,他們又將如何突圍?

看到此處的讀者不難得出結論:

應試教育體制最深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正是本文談及的高中班主任們。

高中教師要享受“八小時工作制”,只能寄希望於學生們享有“八小時學習制”。只有解放了學生,才能順便解放了他們的家長和班主任。

一天兩節課,三晌早中晚,四季無節假,五六點出門,七八點加班,九點多備課,十點未歸門。

誰來關注這個過度加班、缺乏鍛鍊、知識單一、未老先衰,自以爲胸懷天下負重前行,實際上步履蹣跚隨時坍塌的羣體?

他們並非國家的棟樑,更不是社會的精英,

他們沒有高深的學問,也難談高大的形象。

有些卑微,有些低調,甚至油膩;

有時激昂,有時平淡,還在堅持 ...

網友熱評

@陌陌羯

作爲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深深體會到應試教育下的我們用盡生命也無法讓所有的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每週三個晚上的晚自習,聯排加晚輔導。帶病堅持上課,而我們的學生們依然無法獲得知識之外多方面有自己選擇的喜好去發展去認可

@靜韻

他們都是老師,他們都是媒體筆下的“好老師",他們死後校長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死了?!誰能替這個崗?這得耽誤多些事!"

@王水水

高中班主任,女,29歲,未婚。今年體檢提示存在心肌缺血情況。病因大多與勞累、生氣、緊張、情緒激動有關。

@飛天

中國就有個習慣,人只要活着,就算你爲社會爲人民只剩一口氣,沒有人記得你,非得死了,你的光輝纔會發揮出來爲世人稱道,難道人的軀殼是用來遮光的?

@王小萃

明知有問題,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你是老師麼?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圖片來源:邯鄲教育

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