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郭一璞 

來源:量子位(ID:QbitAI)

馬斯克的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計劃,大幕終於拉開。

昨天,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首批60顆SpaceX星鏈計劃衛星已經打包裝入獵鷹整流罩,整裝待發。

發射的方式很特別,是將60顆衛星裝在一個方形衛星分配器上,然後裝入獵鷹整流罩。每顆衛星超過200公斤,60顆總重量超過13噸,超過了SpaceX的發射記錄。

通過獵鷹9號火箭發射到450公里高度的近地軌道後,這些打包好的衛星就解體了,變成60顆分散的衛星。

這次發射將在佛州卡納維拉爾角40號發射位進行。根據馬斯克推特的信息,如果本週一實現靜態點火,那麼週二可以發射。不過,目前業界給出的發射窗口則稍微晚了一些,是美東時間5月15日22:30~24:00,換算成北京時間就到了本週四,5月16日10:30~12:00。

並且,和去年2月發射的兩顆測試衛星Tintin A&B不同,這一批60顆衛星是正式的產品設計,也就是說,如果這批衛星發生成功,就意味着SpaceX的星鏈計劃正式啓動了。

不過,畢竟是第一次發射,馬斯克本人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他說:“第一次發射,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

之後,將會再次發射6次60顆衛星的組合,360顆衛星,實現星鏈計劃的小規模覆蓋;如果要實現中等規模的覆蓋,則需要再發射12次60顆衛星,也就是720顆衛星。

星鏈計劃:全球大WiFi

說了這麼多,馬斯克往天上發射這麼多衛星到底要幹啥?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11943顆覆蓋地球上空的衛星,組成一個全球大WiFi,以實現全球低成本高速上網,也就是一種變革性的通訊設施。

除了衛星之外,還需要在接入100萬個地面站,建立6個衛星網關站,因爲前期相關投入巨大,總預算達到了100億美元。

根據星鏈計劃的設想,當所需衛星全部發射完畢後,只要頭頂有青天,就能接入互聯網,去深山老林探險也不怕沒信號了,當然,特斯拉車主們也可以更方便的實現車聯網。

當然,發射到天上的衛星也是有壽命的。根據SpaceX向FCC提交的申請書,使用5年後,這些衛星可以自行拆解,墜入大氣層燒燬,不會變成太空垃圾。

貝佐斯:我也想造衛星

不難想象,如果星鏈計劃能夠成功,那SpaceX就會成爲炙手可熱的全球通信巨頭,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聯網的時候免不了要和頭頂上的那些星鏈計劃衛星打聲招呼,這可是成爲真·全球巨頭的機會。

因此,既然機會巨大,總有其他的玩家加入,傑夫·貝佐斯就是一個追隨者。

亞馬遜上個月初推出了一項名爲Kuiper的計劃,利用3236顆小型衛星,提供全球可用的高速互聯網服務。

甚至,亞馬遜爲此項目還專門招聘了SpaceX的一些前高管,其中包括SpaceX的星鏈計劃副總裁Rajeev Badyal,要知道,此前星鏈計劃唯二發射的兩顆衛星,就是Badyal在任期間完成的,他一定對SpaceX星鏈計劃的早期實施瞭如指掌。

這也讓馬斯克十分瞧不上貝佐斯,直接在相關報道的評論區@貝佐斯,並且懟了一句:copy 🐈,這就是個山寨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