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達州的飲用水質如何?從原水到自來水需要經怎樣的“蛻變”?生活污水又如何處理?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屆世界水日,讓我們一起走進羅江口庫區、市水務集團、污水處理廠來看看達州的水質“家底”。飲用水源地每天實時監測水源

飲用水源地一般選在風景優美、水質優良的上游地區,而目前達州市城市飲用水源取自州河羅江口庫區。據瞭解,羅江口庫區飲用水水源地建成於2011年,主要供水區域爲達州市主城區,設計供水量9000萬噸/年。

“爲保護飲用水源地,我們設立了隔離網,實行全封閉式的水源保護和日常監管,同時在羅江口庫區附近有專門的飲用水源自動監測站進行實時監測。”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和生態保護科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介紹,自動監測站總投資200萬,2011年正式投入運行。每天自動監測站實時對水源進行監測,自動化驗,4個小時出一次結果並直接上傳至達州市環保局和省環保廳監測平臺。除自動監測外,達州市環境監測站還每個月開展一次人工監測,監測指標多達60項,全面監測飲用水源安全,確保達州市主城區飲用水源的水質安全。

日前,記者走訪羅江口庫區時,從該監測系統上看到,從庫區抽取的水樣在PH值、溶解氧等指標均在正常範圍。除此之外,市環保局官方網站上,關於飲用水水質的監測報告上顯示,羅江飲用水水質達標。

那羅江口庫區飲用水源水量如何呢?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和生態保護科工作人員稱,羅江口庫區有效庫容達9000萬立方米,足夠滿足目前達城市民的飲用水源需求,“不過按照達州城市總體規劃,到2030年,達州城市人口預計將達160萬,用水量超40萬立方米/天,現有的羅江庫區水源地難以承載達州市及宣漢未來經濟發展的要求。對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增設達州城市第二水源,以滿足未來城市供水需求。”原水到自來水七道工序來“蛻變”

飲用水源水質達標,那麼從原水提取到變成自來水進入千家萬戶,又需要經過怎樣的過程?據市水務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原水到自來水,則需經七道工序,首先是“預沉”、再“沉澱”、緊接着“過濾”,然後“消毒”再“沉澱”“加壓”最後“輸送到用戶家中”。而自來水出廠前,水質是否達到國家標準,也需要進行專門的檢測。“自來水每天檢測11項指標,如濁度、二氧化氯、細菌總數等;每月還要進行常規42項水質全分析,如一般化學指標、重金屬指標、消毒劑指標等。”工作人員介紹稱,除他們專業技術人員對水質檢測化驗外,還必須接受市衛生部門的監督和檢測,出具專業詳實的水質檢測報告,優質安全的自來水才能從水質化驗這道管口“放行”。

同時,該工作人員指出,前段時間有市民反映家中自來水氣味如魚腥味,其實這是因爲近段時間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源水藻類滋生迅速,不過目前他們已經採用了加粉末活性炭和預氧化的方式殺菌滅藻,現已完全恢復正常。

“水是人類離不開的寶貴資源,我們希望廣大用戶在享受水資源的同時也能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說。

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生活污水11萬噸

瞭解自來水的處理流程後,相信小夥伴們對我市飲用水的水質安全放心了不少,不過有人可能要問,那達城市民每天要排放多少生活污水?人們日常生活排出的生活污水又是如何處理的?3月21日,市污水處理廠負責人江浪接受達州晚報採訪時給出了答案:達城市民平均每天至少要排放10萬噸污水,而這些污水需要達州市污水處理廠和第二污水處理廠24小時運轉“消化”。

江浪稱,達州常住人口超過70萬,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在160—180升,除去進入地表等的污水,污水處理廠每天需要處理11萬噸污水。目前,達州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在8萬噸,已滿負荷運轉,而試運行的第二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現是3萬噸,本月底處理量將達到5萬噸。“這些污水在經過二級生化處理後,將達到國家一級A類排放標準排入河流。” (記者 彭凡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