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浙江溫州公務員考試網提醒您關注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2019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警惕“垃圾圍城”】

更多公務員申論備考資料:wenzhou.offcn.com/html/zhejianggongwuyuan/yueduziliao/shenlun

考試資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溫州中公教育(ID:wenzhouoffcn)

【熱點背景】

新京報近期發佈了一篇關於生活垃圾的報道,其中引用了國家統計局的相關統計,統計顯示: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已從1979年的2508萬噸增長至2016年的20362萬噸,遠高於我國人口增速。平均每個人製造垃圾的能力在上升,2016年,我國人均生活垃圾清運量爲147.3公斤,是30年前的3.2倍。

據《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6年,生活垃圾產生量前十的城市制造了5651.2萬噸生活垃圾,佔全國214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30%。其中位居第一位的上海,製造了879.9萬噸生活垃圾,其次是北京、重慶、廣州和深圳。

【公考角度中公解讀】

沒人喜歡垃圾,沒人不製造垃圾。拆開包裹帶來快感,“斷舍離”彰顯生活態度,扔掉東西也是種樂趣。消費是“三駕馬車”之一,經濟的高速增長推動着消費的增長,同時導致生活垃圾以爆炸性的速度激增。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情況更加嚴峻,近1/4的生活垃圾還沒有得到收集和處理。

城市建設是近年公考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包括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等多方面,而垃圾處理問題是城市建設的短板之一,加劇環境污染,降低生活質量。解決垃圾處理問題,需要政府全力推動。

(一)原因分析

垃圾處理難題產生於多種因素:

1.準確投放難

從污染源看,居民在準確投放垃圾方面仍然存在難度,如難以區分幹/溼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等。居民對這方面的儲備不足,社區、社會也缺少相應的知識普及。

2.正確處理難

一方面源於準確投放率低的問題,湯湯水水的廚餘垃圾佔比較高,其中的有機物會使其變臭,進而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另一方面,即便投放環節區分好乾/溼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環衛工人整體拉運時裝一輛車也會將其弄混,導致前功盡棄,而人工分揀的成本很高,目前多數地方對垃圾分類的投入都遠未達到。

3.廢品回收難

隨着經濟增長,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逐步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同樣呈上升趨勢。然而,廢品回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生活垃圾佔用空間大、回收價格低,可回收物轉化率低,收益小,降低了居民和採購商的積極性,增加了生活垃圾回收的困難程度。

(二)影響分析

1.生態影響

主要表現在土壤、水源、大氣污染等方面。第一,生活垃圾佔用大量土地,塑料袋等難以降解的物質,甚至有毒物質,直接填埋或遺留在土壤中,腐蝕土地。第二,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變質爲污染源,溼垃圾中的水分流入周圍水體,造成水體污染。第三,垃圾長期堆放,腐爛黴變,有害氣體隨風擴散;垃圾焚燒使有害成分揮發,污染大氣環境。

2.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表現在多方面。第一,垃圾處理不當,道路上垃圾堆積如山,必定會影響市容市貌,降低生活環境質量,影響生活體驗。第二,生活垃圾影響環境衛生,成爲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場、蚊蠅的溫牀,增加疾病產生和傳播概率,危害人體健康,降低居民安全感、幸福感、歸屬感。

3.經濟影響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優美的環境不僅本身是經濟增長點,還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強大帶動力。第一,環境成爲很多人選擇居住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良好的環境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二,有人才就有機遇,良好的環境能夠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開發和保護相結合,實現綠色開發。反之亦然。

(三)提出對策

政府從思想、制度等方面大力推動。

1.補齊意識短板

從思想意識上填補民衆對於垃圾分類的空白,通過開展講座、專業人員上門服務、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方式,將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進行推廣說明,引起民衆重視。

2.動員民衆參與

共享的基礎是共建。借鑑網格化社區/鄉村管理系統,調動退休人員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社區建設、鄉村建設過程中。民衆自管自治、自查自糾,不僅有助於培養垃圾分類意識,還會督促其貫徹於行,嚴於律己。

3.建立合理制度

根據垃圾產生量等可量化指標,制定完善合理的垃圾收費制度,包括收費標準、收費對象、收費形式等方面,實施明確的獎懲措施,對未按要求執行者進行處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