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大众情人

古代的青楼女子们便包揽了这个角色

在古代,

那些有着“书画才情”的名妓

成了文人才子争相追捧的对象!

她们有一个共同属性

——卖艺不卖身,

这个属性让男人们更加“欲罢不能”,

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

“可望而不可即”中无法自拔。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这些“艺妓”们自小进入“乐籍”,

自幼便接受了琴棋书画

诗词曲赋的训练,

长大后无不色艺双绝,

至今仍然保留下来一些

她们的书画诗词作品,

被后人们所传颂。

晚明大众情人——秦淮八艳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说到色艺双绝,就不得不提晚明时期的秦淮八艳了。其指的是江南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妓:柳如是、陈圆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

她们八人的联名,有着这样的共同点: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坚贞不屈;气节不俗,胜于须眉。

风骨嶒峻柳如是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柳如是书法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有名的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柳如是《香远益清》

清兵入关,势如破竹。柳如是力劝钱谦益以身殉国,可钱谦益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后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不肯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后被人救起。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柳如是《雪山探梅图》

1664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动人不过董小宛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董小宛《仕女图》

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于周旋,勇于斗争。唯对明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一见倾心,她立志相嫁,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嫁与冒襄为妾。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董小宛《仿六如居士笔意》局部

冒襄乃饱学之士,才华横溢,名气很大,地方官屡屡催他出来应试或做官,而他在董小宛的激励下,拒不降清,不出仕,不参加科举。后因躲避清军,冒襄全家财产被洗劫一空,贫困如洗。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兰花图轴》董小宛

董小宛仍不离不弃,想尽办法勉力支撑家计,殚精竭虑,积劳成疾,最后贫病而死,年仅二十八岁。

刚烈不过李香君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李香君的美名远扬,当然要感谢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剧虽有艺术加工,但基本上是大事不虚。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李香君《迎春图》

李香君爱慕侯方域的一表人才,更欣赏他的气节道义,并鼓励他与权臣阮大铖划清界限,退还阮大铖的馈赠,支持他去投奔史可法的抗清斗争。为此她洗尽铅华,闭门谢客,等候侯方域归来。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溥心畬 李香君像

后来,李香君为逃避清军,一路颠沛,辛苦不胜,终于病倒。弥留之际,她挣扎着让好友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给侯方域。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李香君 《雨景山水》

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侠骨芳心顾横波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顾横波,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顾横波 《兰花图》 故宫博物院

顾横波是秦淮八艳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受诰封为“一品夫人”。通晓文史,工于诗词,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顾横波《兰花扇页》

她嫁给“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孽后,虽夫妻相偕,但也不忘民族大义。明清交替,龚鼎孽说要殉国,顾横波就拿来绳子让他上吊。没曾想龚不但不肯死,反而对人说“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气得顾横波花容失色,郁闷多日。

长斋绣佛卞玉京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 卞玉京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卞玉京原本钟情于才子吴梅村,意欲嫁他。后来,吴梅村降清出仕,卞玉京薄其为人,从此不再与他相见。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卞玉京 《兰石图》

再后来卞玉京出家当了道士,持课诵戒律甚严。

灵秀多才马湘兰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马湘兰,名守真,字湘兰,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马湘兰《花鸟图》

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写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马湘兰(款)《英雄独立图》

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马湘兰《花篮仕女图》

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马湘兰《潇湘清逸图》

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而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

风流女侠寇白门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绝色吴女名门后,生不逢时沦青楼。

侠骨柔肠志高洁,一生飘零终无悔。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正由于白门为人太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寇湄像》是中国清代画家樊圻和吴宏

共同创作的一幅国画作品,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日与文人骚客相交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倾国名姬陈圆圆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清 焦秉贞 陈圆圆小像 立轴 设色纸本

崇祯末年被田畹所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陈圆圆中年肖像

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青楼才女虽出身风尘,

却拥有比男子更坚强的心灵,

比“社会精英”们更高的尊严,

当国破家亡山河变色衣冠改易,

千万男子都为了人头而舍弃了头发,

甘心蓄起辫子做了奴隶时,

站出来的却是柳如是、

李香君这些风尘女子。

从妓妾到画魂的潘玉良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时光轴转到了近现代,就不得不提一代画魂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出生在古城扬州一个贫民家里,1岁丧父,8岁丧母,之后被舅舅收养。 在舅舅家眨眼过了六年,女孩子到了14岁是最招人注目的时候,俗称剖瓜时节。一副鸭蛋型脸庞、五官匀称、身段儿苗条,显得亭亭玉立。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她舅舅看着这些,不由忘却了同胞姐姐的手足之情,财迷心窍,在她十四岁那年的初夏,他偷偷哄着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妓。 17岁那年,她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渐已芳名远播,成了芜湖地界令人瞩目的一株名花。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这年,正巧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政府及工商各界同仁举行盛宴,为新任监督接风洗尘,商会会长将张玉良献上弦歌助兴。潘赞化因其 “过人的天资,天生的艺术素质” 帮其赎身并教其学问。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热爱艺术的她,于1918年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师从朱屺瞻、王济远学画。1925年她以毕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取罗马奖学金,得以到意大利深造。1926年她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打破了该院历史上没有中国人获奖的记录。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她用中国的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作出了丰富的贡献。

美而韵的女子潘素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心心念念要为沈三白物色“美而韵”的女子,这“美而韵”可能就是有姣好的容貌和不凡的气质吧!民国时代出现了很多“美而韵”的女子,潘素就是其中一个。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潘素,原名白琴,是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潘素之父潘智合为名门之后,从苏州移居上海后,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家道日渐衰落。母亲沈氏是位大家闺秀,哀怨自己遇人不淑,只有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视她为掌上明珠。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潘素 青山红松图 立轴

在她7岁之际,为她请老师,教她学习绘画、音乐和诗文,她的点滴进步都给了母亲莫大的安慰。然而天不佑人,潘素13岁那年,永远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迎来了凶狠的继母,从此开始了她噩梦般的生活。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1981年作 漓江观音峡并行书七言联

几年后,潘素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继母以她擅长琵琶为借口,逼其在青楼操琴挣钱,一个苏州显赫家族的弱女就这样陷入了不堪的境地。这生不如死的生活几乎摧毁了兰心蕙质的潘素,已在天国的母亲似乎听不到女儿的抽泣,任凭她在这声色犬马之地沉浮。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然而峰回路转,她碰到了今生的至爱——张伯驹。江南才女与北国公子四目相对之时,已缘定终身。此后,幸福甜蜜,艰苦朴素,便都是两人一起携手走过了。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黄胄、田世光、潘素合作三清图

关于张伯驹与潘素,张伯驹的好友、曾任上海复兴银行行长、中国银行监察人、周佛海机要秘书的孙曜东这样回忆: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三十年代的潘素是什么摸样儿?

《老照片》封面上曾登过潘素1937拍的照片:

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

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

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

“ 潘素女士,大家又称她为潘妃,苏州人,弹得一手好琵琶,曾在上海西藏路汕头路路口‘ 张帜迎客’ 。初来上海时大字认不了几个,但人出落得秀气,谈吐不俗,受‘ 苏州片子’ 的影响,也能挥笔成画,于是在五方杂处、无奇不有的上海滩,曾大红大紫过。”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云峰春江图

红火的时候天天有人到她家“摆谱儿”,吃“花酒”,客人们正在打牌或者吃酒,她照样可以出堂差,且应接不暇。那时有些男人喜欢“文身”,多为黑社会的人,而潘妃的手臂上也剌有一朵花……最终她的“内秀”被张伯驹开发了出来。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婚后的生活才是二人幸福的开始,张伯驹为她聘请名师,朱德甫教她画花卉;夏仁虎教她古文;后来又请苏州名家汪孟舒教她绘山水画,从此潘素专攻青绿山水。毕竟有书香门第的遗传基因,有年幼时打下的绘画基础,潘素的才艺在名师的指点下大有长进。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潘素 张伯驹 刘海粟 梅兰竹菊

张大千、陈半丁、刘海粟、陶心如等都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常常一起观赏珍藏,一起作画题字。在文人雅士的相聚中,潘素不断吸取艺术养分,她绘的山水画,张伯驹、陈宗藩、孟嘉、傅增湘、谢稚柳等人留下了题记,字与画相得益彰。作画、写字、抚琴、填词成了他们夫妇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合作了很多书画作品,如《新华梦影图》等等。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大好河山图》

新中国成立后,潘素积极投入新生活,与何香凝一起创作了几十幅山水画,为抗美援朝作画义卖。何香凝夸奖潘素的画壮美、有气势;她与著名画家胡佩衡等合作绘制《大好河山图》献给毛主席;她与齐白石等合作绘制了《普天同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她的《漓江春暖》得到周恩来的称赞,认为“有新气象”。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普天同庆》

潘素的名字一时在美术界传颂。到了晚年,更是蜚声海外。张大千称其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古代以琴棋书画诗词曲赋为时尚,

若空有一张漂亮脸蛋而目不识丁,

大概只能做真正的皮肉生意了,

古代文人才子、达官贵人迷恋青楼女子

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美丽,

更重要在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在那里可与才貌双全的美人,

吟诗作赋,风花雪月。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然而,青春美貌是这个

世界上最容易失去的东西,

大众情人会一茬一茬地出来,

也会一茬一茬地离开。

时间,才是最无情的!

那些已香消玉殒的“名妓”们,

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停驻,

纵然“红颜自古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

仍留丹青以供后人赏。

她们色艺双绝,沦为时代的大众情人

来源:云上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