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一位自稱爲瓜子離職員工的用戶發帖稱,直賣業務中,10萬元以上的車輛按照3%收取服務費,銷售們帶個人用戶看的車輛都是車商不收的高價車,二手車商除了支付服務費,還會給幫忙殺價的銷售一定數額的紅包。近日,有北京的二手車商向36氪反映:6名車商從瓜子二手車嚴選店五方店、大鐘寺店的銷售人員處購買了奔馳寶馬等品牌在內的260臺二手汽車,並將2700萬匯入該銷售私人賬戶中,而銷售人員隨後“跑路”。

對外宣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瓜子二手車,最近頻頻被爆旗下銷售人員捲走二手車商鉅額款項“跑路”。

近日,有北京的二手車商向36氪反映:6名車商從瓜子二手車嚴選店五方店、大鐘寺店的銷售人員處購買了奔馳寶馬等品牌在內的260臺二手汽車,並將2700萬匯入該銷售私人賬戶中,而銷售人員隨後“跑路”。

5月8日,南方都市報也報道了相似的消息:曾從深圳龍崗瓜子二手車嚴選店的銷售經理處購買了多輛汽車的二手車商黃先生,自今年3月起出現了付款後無法提車的現象。黃先生稱,報警後查明:其打入該名銷售經理個人賬戶的二手車尾款並未匯入公司賬戶,其損失共有八九十萬,而類似遭遇的車商還有數名。據龍崗警方證明,該銷售人員因涉嫌詐騙已於4月份被警方依法刑拘,案件目前正在偵辦中。

5月13日,瓜子二手車方面表示,將推行大安全計劃,把反腐提升至戰略級,併成立大安全部門直接向CEO直接彙報。計劃覆蓋六個方面:打造強規範全鏈條流程的管理體制;完善公司信息安全系統;強化數據分析和運營管理體系;迭代人才機制;協助普及《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協助相關部門,健全行業制度。

不難理解的是,銷售們迫於銷售壓力,也爲了能拿到更多的銷售提成,把車輛批量賣給二手車商,車商也能先於個人驗收車源,雙方達成規模化的刷單合作。此前,一位自稱爲瓜子離職員工的用戶發帖稱,直賣業務中,10萬元以上的車輛按照3%收取服務費,銷售們帶個人用戶看的車輛都是車商不收的高價車,二手車商除了支付服務費,還會給幫忙殺價的銷售一定數額的紅包。

一名二手車商則向36氪透露,“對外說自己是個人不是車商,其實(瓜子二手車)是車商買的多,刷成交量,個人買車太少,(車)賣不出去。”

爲個人買賣雙方拼縫的C2C二手車模式看似是去差價的理想模式,但經過數年的實際驗證,這一模式似乎是僞命題——二手車非標,“一車一況一價”,市場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買家地位相對弱勢。C2C模式自然而然往賣家傾斜。2017年有消息稱,瓜子C2C的業務板塊中,僅有40%爲個人成交。

“去車商”或許只是瓜子最初向資本市場兜售的商業故事。瓜子也正在尋求往B端轉化,承認車商在行業的重要性。2018年3月,車好多集團將基於二手車競拍模式的車速拍升級爲集團業務,並將其與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保持平行運營。此外,瓜子也已經意識到,業務需要向汽車金融及汽車後服務滲透,才能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二手車行業生態。

只不過,二手車行業由B端向C端延伸業務簡單,由C端向B端延伸業務相對較難。瓜子二手車此次被爆出的銷售“捐款跑路”,也許便是其轉型陣痛期的其中一個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