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梧桐月 張維良 - 中國壎蕭名曲大全(上)

本素材摘錄自《北派名家山水畫樹法》,張葵編繪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購買正版圖書。

畫樹起手法

樹幹雙勾,四面出枝,出枝左右顧盼,注意有繁有簡,疏密變化。此圖爲松樹幹。↓↓↓

黃山松寫生

松樹幹盤曲如虯,出枝如蛟龍騰空飛舞,松針茂密,層層疊疊,鬱鬱蔥蔥。↓↓↓

桃樹畫法

此圖選自仇英《桃李園圖》,兩株桃樹樹身多節疤,略呈橫紋,用淡墨輕染,樹枝細勁有力,千姿百態。↓↓↓

榕樹寫生

此圖主要爲樹根、樹身的畫法,要畫出榕樹樹根纏身、線條縱橫交錯的特徵。↓↓↓

柳樹寫生

柳樹特徵爲樹身蒼硬多節疤,主幹向上,柳條細長,柳葉用比較寫實的點葉寫出,用筆流暢,各枝條不可平行,應參差自然,點葉幹後染汁綠。↓↓↓

柏樹寫生

畫柏樹用線皴畫出盤曲的樹身以及根部的疤瘤,柏葉點即用小圓點點簇而成,也可以用散鋒點葉,樹葉染汁綠。↓↓↓

秋樹寫生

秋樹在畫出樹幹、樹枝後點葉,爲描繪秋天景色,點葉可用赭石、墨綠、朱磦等顏色。↓↓↓

椰子樹寫生

椰子樹樹身較高並挺拔,樹皮可用橫紋皴擦,每片樹葉中間有莖,莖兩側不規則排列衆多箭狀葉子,樹葉重疊版主染淡墨,樹葉染汁綠。↓↓↓

北派名家畫樹技法

范寬夾葉樹畫法

圖爲宋代畫家范寬《溪山行旅圖》局部。↓↓↓

先用中鋒重筆雙勾樹幹及小枝,畫出樹身上的節疤,淡墨皴染樹身,再勾勒夾葉,夾葉爲菊花形和具有裝飾性的槐樹葉形。↓↓↓

郭熙松樹畫法

圖爲宋代畫家郭熙所作《早春圖》局部。↓↓↓

兩株古松挺拔勁秀,針葉稀疏,松針時長時短,靈活多姿,近景枯樹樹身彎曲,造型攲側,小枝彎曲有力。↓↓↓

郭熙蟹爪樹畫法

圖爲郭熙所作《幽谷圖》局部。↓↓↓

郭熙畫樹斜攲古拙,根蟠石岸,取勢獨特,幾株身上生長的枯樹竟穿插着一株橫勢下撲的虯枝老樹,形態生動,小枝向下彎曲,筆力遒勁。↓↓↓

郭熙雜樹畫法

圖爲郭熙《窠石平遠圖》局部,兩株較直的雜樹中穿插着幾株彎曲的枯樹,樹枝多呈蟹爪狀;有的小枝向下彎曲,有些小枝向上彎曲,姿態各異。帶葉樹或用小圓圈勾葉,或用大片溼墨鋪就樹葉,與枯樹形成對比。↓↓↓

李唐松樹畫法

圖爲宋代畫家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

雙勾五株松樹,線條堅實,松枝盤曲,松針類似馬尾松針,中間有主針,主針兩邊排列松針。松樹皮用大小不等的圓圈寫出,注意大小疏密的變化。松針染汁綠,松幹染赭石。↓↓↓

馬遠松樹畫法

圖爲宋代畫家馬遠所作《山水人物圖卷》局部。↓↓↓

馬遠畫松特徵第一是瘦硬如鐵,用筆剛勁,第二是“拖枝”——畫松樹枝或往平處或往下伸展,小枝狀如利箭,由於拖枝,松樹姿態如舞蹈般優美。↓↓↓

馬遠竹子畫法

圖爲馬遠所作《踏歌圖》局部。↓↓↓

馬遠畫竹用雙勾法,用筆如折鐵,筆筆剛勁古拙。其畫竹竿,拙撲沉穩,畫竹葉,更是用稍加變形的手法,竹葉呈長三角形,並略帶愣角。畫竹葉第一筆稍頓筆由外向內畫,筆畫稍長。第二筆再勾出竹葉形狀,筆畫稍短,使每片竹葉都帶尖。↓↓↓

李唐柳樹畫法

圖爲李唐所作《村醫圖》局部。↓↓↓

圖中柳幹蒼老多節疤,用筆粗重拙樸,樹幹向上生長,但枝條往橫處隨風飄逸。枝第用筆輕盈柔韌,柳葉採用點葉法,細細點出,點葉時注意風勢,可用汁綠染柳葉。↓↓↓

范寬鹿角樹畫法

此圖爲范寬《雪景寒林圖》局部,坡岸上數株枯樹,樹幹粗壯古拙,小枝繁密,形如鹿角,向上生髮,樹幹用筆堅若屈鐵,樹枝用筆柔中帶拙。↓↓↓

馬麟柳樹畫法

此圖爲馬麟《雪峯寒艇圖》局部。近前一株古柳,柳條要畫出柔勁之姿,體現寒風勁吹的意境。↓↓↓

馬麟蟹爪樹畫法

此圖爲馬麟《寒江獨釣圖》局部,典型的蟹爪樹法。雪後,坡岸大樹上披着白雪,一釣者仍蹲在草棚中等着魚上網。近前一株枯樹,樹枝全用蟹爪法寫出。用筆拙而有力,小枝的方向朝下。↓↓↓

李迪柳樹畫法

此圖爲宋代畫家李迪《風雨歸牧圖》,風雨中柳樹迎風沐雨,姿態動人,一牧童草帽被吹落,生活趣味渾厚。此圖柳葉繁密,用點葉法寫出,風吹葉動,柳葉翻飛,柳葉都呈頂風狀,更增加了畫面的動感。↓↓↓

劉松年柳樹畫法

此圖爲宋代畫家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局部,劉松年畫柳主幹粗壯,節疤較多。柳葉採用點葉法,細細點出,繁茂密集,點一遍柳葉待幹後,局部再用濃墨再點一遍,加強層次感。柳葉染花青或汁綠,柳幹染赭石。↓↓↓

唐寅松樹畫法

此圖爲明代畫家唐寅《葑田行犢圖》局部。唐寅此圖松樹爲馬尾松,松幹如飛龍蟠曲,藤蔓纏身。馬尾松松針最大特點每束松針中間有一主針,其它格魯吉亞分佈於主針兩側,都從主針處生髮,每束松針偏長呈長圓形。↓↓↓

周臣松樹畫法

此圖爲明代畫家周臣《亭林消夏圖》局部。兩株松樹,一株直立,一株攲側,兩株夾葉樹中一株爲三角形樹葉,一株樹葉類似垂菊葉,右側兩株點葉樹,一株爲仰頭點,另一株類似梅花點。↓↓↓

蔣嵩闊葉樹法

此圖爲明代畫家蔣嵩《漁舟讀書圖》局部。圖中巨石聳立,溪流中一葉小船,舟中高士讀書,小童持槳,意境清幽。巨石邊,樹木樹杈或直立,或懸掛,樹葉寬大肥厚。畫時,筆中水分充足,側筆點出,濃淡深淺,一氣呵成。↓↓↓

周臣松樹畫法

圖爲明代畫家周臣《白潭圖》局部。↓↓↓

周臣畫松樹剛柔相濟,雖小枝筆道勁利有楞角,但樹幹及大枝用線較圓曲,筆法已變宋人的凝重剛猛爲松爽暢利。松樹皮用小點和圓圈參差畫出,松針畫法在金錢松的基礎上略帶彎曲。松幹染赭石,松葉 染汁綠或花青。↓↓↓

仇英梧桐樹畫法

圖爲明代畫家仇英所作《桐陰書靜圖》局部。↓↓↓

梧桐樹葉畫法可分勾葉和點葉兩種,左圖爲勾葉法,左圖爲點葉法。梧桐樹幹粗直,樹皮用淡墨臥筆橫皴,樹葉較寬呈掌狀,出四五個小杈葉,點葉時要注意水墨飽滿。↓↓↓

袁耀桃樹畫法

圖爲清代畫家袁耀《桃園圖屏》局部。↓↓↓

柳樹幹粗壯,樹皮呈橫紋,從靠近根部就可出枝,樹枝前後穿插,小枝密集。畫完小枝後,在小枝處,用淡墨鋪底渲染,待幹,再用粉紅色染,然後,再點白花。↓↓↓

陳少梅梅樹畫法

圖爲現代畫家陳少梅《梅花書屋》。↓↓↓

梅樹樹幹多彎曲節疤,小枝較長,剛健猶如利箭,小枝出枝應注意穿插,疏密有致,樹梢處切忌枝條繁多,另出枝要長短結合,全圖染完後點白花。↓↓↓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