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32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中房报记者 崔军民 河北保定报道

七山滑雪度假区位于涞源县白石山镇西龙虎村,白石山景观大道以西。驱车穿过西龙虎村,沿着一条小路大约行驶一公里,即到达七山滑雪度假区。

3月13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实地看到,两架塔吊竖立在施工现场,一栋大楼已拔地而起。建筑工人正在现场施工。

这个被曝规划总占地1.2万亩的滑雪度假区,正在陷入“未批先建”“没有环评批复”的漩涡。

“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到补偿”

对照公开资料可以看出,七山滑雪度假区至今已建成四人索道 1条,魔毯3条,雪圈道5条,雪道9条,总长度为15公里。拔地而起的大楼将是综合服务大厅和酒店。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官网检索到,涞源县七山滑雪度假区项目被列为2018年河北省440个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公示为“前期项目”。

有媒体称,七山滑雪度假区规划总占地1.2万亩,其中开发滑雪面积1000余亩。该项目总投资41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15亿元。而涞源县政府向该项目开发商涞源县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借款500万元,用于支付征地补偿。

在龙虎村走访时,有村民告诉记者,七山滑雪度假区是由涞源县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西龙虎村村委会签署了占地协议,已占用的土地为买断协议。开发公司通过当地村委会一次性向占地村民支付租金每亩7万元。这位村民说,七山滑雪度假区修道路把田地给占了,到现在也还没有补偿。什么时候补偿也并不确定。“村民敢怒不敢言,有意见也不敢上访。如果上访,就会有社会闲散人员骚扰。”

没有环评批复,谁也说不清原因

作为一个斥资巨大的省重点项目,是否办理了相关用地手续?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走访涞源县国土资源局白石山镇国土分局,一位副局长告知,“我们都是刚调过来,一切都还没有就绪,也并不清楚这个项目。”

而据相关报道消息称,该项目属于非法建设。涞源县国土资源局白石山镇国土分局,于2017年8月至12月对开发商涞源县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罚款17万多元,并依照相关程序将有关情况上报给了保定市国土资源局、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不过,该报道称,涞源县国土资源局白石山镇国土分局的查处结果是“非法占地28.7亩多,其中基本农田4309平方米,林地159910平方米,草地89484平方米,建设用地3861平方米。”“此案已移交县林业局调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向涞源县国土资源局核实,被门卫阻拦并告知,“你先到宣传部登记备案”。

有信息指称,七山滑雪度假区未办理任何占用林地手续和采伐许可证,属于未批先建。涞源县林业局于2017年9月对非法占用林地进行了刑事立案,并对项目施工负责人进行了刑事拘留。而案件的后续发展如何?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涞源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与县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后,也被告知“你得先到宣传部登记备案”。

但在涞源县林业局向媒体提供的一份使用林地申请表显示,2017年11月28日,涞源县林业局已批复涞源县七山滑雪度假区项目占用西龙虎村集体林地13.8659公顷(207.9885亩)。其中,乔木林地0.39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2557公顷,宜林地13. 2180公顷。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显示,该项目符合《河北省涞源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拟征占用的林地不存在权属争议。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1月份,涞源七山滑雪度假区隆重举办中国涞源“七山杯”首届滑雪节开幕仪式。并有涞源县、保定市以及河北省领导参加。在相关报道中称,涞源县七山滑雪度假区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2000亩,开发的滑雪面积为1000多亩,属于中大型滑雪度假区。该报道称,2017年第一期工程投资1.9个亿,建有雪道9条,总长度15公里,造雪面积30万平方米。2018年第二期工程将造雪面积40万平方米,预计总造雪面积70多万平方米,各类雪道30条以上。

就该项目是否经过了相关部门审批?涞源县旅游文物局孙副局长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没有找到需要旅游部门审批的依据。应该属于体育部门审批。”而在涞源县教育局办公室,代主任向教育局下属二级局体育局相关人士电话联系后告诉记者,“我们体育局没有对这个项目的审批权限,权限应该是在县里。”

有关该项目的环评问题,涞源县环保局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称,该滑雪场项目目前还没有办理环评批复。不过,去年12月份已对其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处罚77万元。

记者查询发现,涞源县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是赵展琨,该公司于2016年底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北京一家公司控股90%股权。

记者快评

一个占地1.2万亩的文旅项目,政府部门要么不知情,要么拒绝说话,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这些年以来,土地一直被资本窥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之下,对价交换无可厚非。但是,变成暗度陈仓、强取豪夺,那就是对法律的无视,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漠视。

这是要出大事的。

落实“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这个刚性国策,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几次专门发文,最近的一次是在2017年1月9日印发并实施《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直截了当规定,“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依纪依规追究党政领导责任。

更早前的2008年5月30日,对耕地保护问责这件事情,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早联合出台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规定每年违规违法占用耕地超过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15%,或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或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就要对这个地方的主要政府负责人进行问责。

在中央极度强调和推进法治建设的当今时刻,没有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违法之人受到严惩、守法之人获得鼓励的时候,就是法律最有尊严的时刻。尤其对资本与财团窥视土地之今日,基层政府执政要到位、不缺位,做好“守夜人”。

本期话题

经济第一还是环保第一?

责任编辑:何可信 李叶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