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稱掐揉內勞宮。大量的臨牀實踐證明,小兒推拿確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小兒推拿還可以使小兒氣血充盈,飲食不偏,食慾旺盛、發育正常等。

穴位與經絡的治療功能,已被現代臨牀醫學所證實。穴位即爲經絡上的最重要點,通過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調整經絡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正氣自然充足,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也就是抵抗力增強,得病的機會相應減少。大量的臨牀實踐證明,小兒推拿確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小兒推拿還可以使小兒氣血充盈,飲食不偏,食慾旺盛、發育正常等。

今天來教大家板門和內勞宮的小兒推拿方法:

一、板門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魚際平面。

操作:使小兒大魚際暴露,術者用右手拇指來回推之稱清板門;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100~500次。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慾不振、嘔吐、泄瀉、感冒發熱、高熱不退、陰虛內熱、疹痘潮熱不退或疹痘後低熱、煩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齦紅腫、光面舌、苔厚等。

二、內勞宮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稱掐揉內勞宮;以中指端點患兒手掌中心處,微用力後迅速抬起,稱點內勞宮;在掌心中滴幾滴涼水,以指端逆運內勞宮,或從小指掌面運到掌心,稱運內勞宮或水底撈明月。揉100~300次,運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熱除煩,瀉心火。

主治:一切熱證,發熱,口渴,心煩不寧,睡眠不寧,口瘡,目赤,小便不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