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邱晨8月21日洛杉矶报道】被誉为“侨校”的广州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蒲若茜教授日前拜访侨报,与采编工作人员座谈,介绍了中国大陆对北美华人文学的研究现状,并呼吁北美作家、学者注重研究新新移民的现状,写出反映这一群体移民生活的好作品。

专事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蒲若茜介绍说,美国华人文学应分两个群体,即以华文写作的群体与以英文写作的群体。在中国大陆研究这两个文学创作群体的学者也分两个群体,研究华文写作群体的学者一般在中文系任教,而研究英文写作群体的学者一般在英文系任教。

蒲若茜说,中国大陆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历程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当时港、台文学是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文文学的代名词,后来又加上了澳门华文文学。她说,直到1990年后期,中国大陆才开始有对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

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蒲若茜教授。侨报记者邱晨摄

从2000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学者开始逐渐重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但初期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仅集中在“东南亚板块”,后来才逐步转向“北美板块”。蒲教授说,约在2000年之后,北美作家群在中国国内出版作品、参加学术活动,甚至获奖者越来越多,其声势也越来越彰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严歌苓。

蒲若茜把中国学者对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分成几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直到70年代,在北美华文文学中,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作家群是主流,代表人物包括吉铮、白先勇、于梨华等,那一阶段的文学被称为“留学生文学”。该群体的创作多以“失根之痛”、“漂泊”、“孤独”为题进行创作。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批的中国大陆人通过留学或亲属移民在美国定居,在这些新移民中出现的作家是中国研究美国华文文学学者关注的又一焦点,也是美国华文文学的第二个阶段。有学者将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后留学生文学”。这一阶段的华文作家代表人物包括严歌苓、陈谦、哈金等,这一群体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推向了另一高潮。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华文作家与他们之前的华文作家不同,他们摒弃了冷战时期文学前辈的隔绝、封闭心态,在表达方式与手段上更加多元,而且心态开放,视野开阔,所关注的题材也是多元化的。

蒲教授认为,这一“后留学生文学”作家群的作品反映出了他们更平和、包容的心态,而他们作品所要表达的也是文化与文化间的平等对话,而不再是某种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冲突。这一群体甚至会关注到非华裔之外的社区或弱势群体。在这一作家群体中,少数作家还用英文写作。

蒲若茜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作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严歌苓在2006年之后即把关注点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写那里的人与历史,在当地出版、获奖,一些作品还被搬上了银幕。

蒲若茜说,目前一批1.5代(即十几岁移民美国的人)新移民作家也很出色,他们写科幻小说、混血家庭,甚至故乡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相比较而言,“80后”、“90后”,甚至“70后”的美国华文作家让人感觉“声音不够大,”未形成声势。

自21世纪初开始从中国移民来美的新新移民一代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致富的一代人,”蒲教授说,可现有华文文学作品中,反映这一代人的作品很少。“无论他们是小留学生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有关他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精神风貌的作品还很少。”(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