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12月12日—31日

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27日晚21:45 CCTV10播出

第三十一,三十二集

第三十一集:第一批全自動化碼頭-青島港

2018年,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排名

中國佔據七席

這個成就的取得

源自於一批全自動化碼頭的建成

讓我們一起來到青島港

去看看這個神奇碼頭的誕生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作爲中國第一批全自動化碼頭,自2017年5月投入運營以來,每天有來自13條航線的各國貨輪頻繁往來,港口的吞吐量高達150萬標準箱。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隨着機械裝備和互聯網技術飛躍式發展,效率低下的傳統碼頭無法適應持續增長的貨物吞吐量,世界港口集裝箱運輸開始邁入自動化的新紀元。

位於膠州灣內的青島港成爲了這場科技的追逐戰中中國港口的排頭兵。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2013年,青島港60多名技術骨幹組建了全自動化碼頭項目組。

項目組先後奔赴荷蘭、英國、德國等國家考察已有的自動化碼頭。可惜國外禮節性的接待並不能帶給技術人員們有價值的技術信息,也讓國內技術專家們原有的想法陷入了僵局。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怎麼辦?頂住了外部的質疑,鼓足了勇氣與決心,項目組決定:從零開始!拋棄原有的方案,自主研發屬於中國的自動化碼頭!

時間就是金錢,可是國外從研發到投產的技術週期過長,無法適應國際物流快速發展的現狀。爲了追趕上國外的先進技術水平,項目組夜以繼日地鑽研核心技術。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據不完全統計,研發期間開會次數兩千餘

實現碼頭自動化無人化有一個關鍵,就是AGV,也就是自動導引運輸車。這種無人駕駛的貨運車,能夠代替傳統的人工,按照設定好的程序,來回於碼頭與集裝箱的堆場之間,進行運送集裝箱的工作。

而在當時,全球範圍內掌握AGV控制系統的只有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採用的鉛酸電池。環保性較差,且僅有2到3年。項目組在當時提出改用更環保電池的想法,被對方拒絕了。

青島項目組面臨重重磨難與挫折,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並未阻止這羣優秀堅韌的技術人員開創奇蹟的步伐。

最終,項目組研發出壽命更長,更爲環保的鈦酸鋰電池,首創了自動循環充電技術。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青島港自主研發的AGV

不同於往常的充電模式,新的電池採取補電式充電。就像是人喫飯,不是一頓頓喫,而是過一會兒就喫一兩口。這樣的設計使得電池組壽命成幾何倍地增加,使用壽命可達12年之久。

隨着系統研發的不斷完善,這個“無人碼頭”的神祕面紗逐漸被揭開。

2017年5月11日,終於,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迎來了“大考”。採用中國自主研發自動化和AGV是否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禁得住考驗呢?在全世界同行的目光匯聚下,項目組準備了一艘可容納13386標準箱的超大型船舶作爲測試的對象。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正在參加考覈的青島碼頭

隨着一箱箱貨物被裝卸到測試用的貨輪上,中國自主研發全自動化碼頭的夢想,也被一點一點地築就。傳統的人工卸載高效率下約卸貨量爲每小時每個橋吊50個,隨着時間流逝效率和安全性都會有所下降。

然而,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以每小時每個橋吊超過90個標準箱的效率,打破了外界的質疑。

在此之前,沒有一個自動化碼頭的作業效率可以超過人工碼頭,而這個概念在這裏一天,徹底被顛覆。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2018年4月21日,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再次刷新最高紀錄,裝卸效率達到每小時148個標準箱。中國掀起碼頭改革之風,國內各大港口紛紛走上碼頭自動化之路。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目前,中國已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的5個現代化港口羣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通了航線。2018年,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有7席,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

第32集 自主研發挖泥船“天鯤號”

挖泥船,一個陌生的名字

然而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國外購買到自主研發

中國人努力了一個世紀

今天,我們造出了亞洲最先進的挖泥船

它就是“天鯤號”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這是一艘特殊的船,名爲“天鯤號”。全長140米,寬27.8米,是我國第一艘自主設計研發的新一代疏浚造島利器,也是亞洲最大的自航式絞吸挖泥船。

挖泥船是一種特殊作業船舶,主要用於江河湖海的疏浚,和人工島嶼的吹填。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天鯤號”前端這個巨型絞吸頭,是這艘“巨無霸”的重要武器,可以將河道或者海底的泥沙岩石絞碎,船體內功率巨大的泥泵,吸取這些泥沙混合物,以每小時6000立方米的速度,輸送到幾公里乃至十幾公里之外。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米深的坑,每小時可以填滿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所以“天鯤號”又被稱之爲“疏浚造島神器”。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一直以來,中國有龐大的疏浚造島需求。廣袤國土,江河湖海衆多,爲了保證航道暢通,必須定時清理河道。

從整船進口,到國外設計國內建造,再到國內自主設計建造……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中國製造業這些年發生鉅變。

2006年,中國成功建造了第一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挖泥船“天獅號”,打破海外挖泥船的技術壟斷。此後,“天字號”系列挖泥船陸續製造出來。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然而中國工程師們的目標遠不止於此。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開始深耕全球市場,製造出能參與全球高端競爭,服務全球市場的挖泥船,被提上日程。

這家位於江蘇啓東的造船廠,2015年,亞洲最大的自航式絞吸挖泥船“天鯤號”開始製造。領命攻關的正是已經有四十年造船經驗的工程師王健,1978年的那位大學生,如今已經成爲中國挖泥船製造行業的領軍者。他說,我的使命就是創造天鯤,我覺得“天鯤”就是我的命。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2018年9月,全球第一艘適應遠洋作業的挖泥船“天鯤號”誕生。

2018年11月8日,“天鯤號”自動挖泥試驗取得成功。

不遠的將來,它將去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疏浚造島。

目前,中國製造的“天字號”系列挖泥船,已經參與到30多個國家的工程建設中。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從零開始!用汗水和決心加速實現自動化碼頭之夢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田楚韻 魏嘉儀 曹雪 曹晶晶(實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