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圍繞着“喫”佈局滿滿,打造餐飲新零售,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盒馬鮮生”、口碑“智慧餐廳”。現在,阿里新零售又多了一名新成員“筷馬熱食”!

店內100平方米,產品線橫跨多個品牌、多個品類。既有周大蝦蓋飯,也有灣仔碼頭水餃;既有主食、休閒小食,也有甜品、飲品和零食;不僅能做早、午、晚三餐的生意,還外加下午茶和夜宵。

其中尤爲值得一提的是,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麼新任CEO王磊親自實施策劃的“筷馬熱食”在上海首店開張,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月營收已超過50萬元,坪效爲周邊餐飲商戶數倍,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據稱筷馬熱食提出的概念是打造“一站式餐飲”,準備兩三年的時間,開出萬家店。

1

熱食+快消品零售=一站式餐飲

筷馬熱食提出的概念是打造“一站式餐飲”。整個門店大致可以分爲五個區域:堂食用餐區、飲品鮮食區、零食零售區、熱食即取區、熱食操作區。

整個設計針對不願意排隊的白領工作人羣,即拿即走,不需要再加熱。同時可以掃碼選購,最後進行支付,整個店內幾乎都是自助式的服務。

在選址上,筷馬熱食主要集中在寫字樓和社區樓下,結合自帶的蜂鳥配送團隊,可以實現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達的消費體驗模式。

據公開信息顯示,筷馬熱食首家門店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但現單店月營收已經超過50萬元,坪效達周邊餐飲商戶數倍。

2

爲什麼能一炮打響?

1、定位——做熱食

抓住國人喫熱餐的習慣,早餐、午餐、晚餐都是熱的。筷馬熱食就抓住這樣一個核心訴求,定位做熱食。並且在門店的佈局上,把現做的熱食區域作爲核心,包括熱食即取的貨櫃,也是保證不斷有新鮮的熱食供應,將熱食概念植入顧客心智中。

2、選址——把店開到離顧客最近的地方

筷馬熱食選址基本就兩個區域,一是寫字樓下,二是社區樓下。這背後的邏輯,還是圍繞其做熱食的定位。雖然,現在外賣平臺的發展,已經可以滿足喫熱食的需求,但是外賣平臺仍有不完美之處。而筷馬熱食把店開在離顧客更近的位置,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具備零售功能的前置倉,可以大大縮短時間,甚至可以實現十幾分鍾級,最大程度上保證熱食的品質。

3、選品——集合品牌外賣的爆款單品

筷馬熱食的選品有一個特點,選擇的都是品牌外賣的爆款單品,比如周大蝦龍蝦蓋澆飯、灣仔碼頭水餃、囍魚謠酸菜魚等。它依託的是餓了麼平臺的大數據,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試錯成本,基本上不需要教育顧客。

而且在這樣的大數據支持下,可以具體到每一個區域,甚至每一棟寫字樓,瞭解顧客的喜好,有針對性的進行選品組合,所以,未來很有可能每開一家筷馬熱食,都能在店裏看到不同的菜品。

4、模式輕,可複製性強

新零售的難點不在於零售的售賣品,而在於要選什麼樣的餐,很多人做不好新零售,都是在餐上出現了問題,確切的說是在效率上出現了問題。

筷馬熱食的產品線很多,但是,它所有的熱食都是來自品牌餐飲企業的中央廚房,這也就意味着,筷馬熱食的後臺輕,幾十平米麪積銷售高毛利標品(餐飲)。同時,所有的產品都已經標準化,在門店前端運營就很簡單,不需要後廚,也不需要廚師,門店只需要加熱,基本上兩三個人就能搞定。

不設服務,至少可以節省2個人工。在筷馬熱食,基本上沒有服務,只有點餐和收銀,同時點餐和收銀的部分也都可以在線上來完成。店內的餐具也都是使用一次性的,基本上顧客用完餐,店員只需要簡單的收拾一下桌子就可以等着迎接下一波的顧客了。別小看這一個動作,它不僅讓門店至少節省2個人工,還讓顧客體驗感也更好一些。

無疑,沒有一個時代的土壤,能比今天更適合餐飲新零售的生長。阿里、京東、永輝等各界大佬的入局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而阿里無疑是最具野心的那個,先是盒馬鮮生,後又衍生出盒馬F2、盒小馬,再到現在的筷馬熱食,它一直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