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對飲用水這一日常必需品的品質越來越重視。每年3月22日爲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旨在應對與飲水供應有關的問題,呼籲世界對飲用水的可持續利用提高關注。

人們已經從飲用自來水的傳統習慣逐漸向飲用包裝飲用水過渡。根據世界礦泉水資源開發應用保護學會發布了《2016年包裝飲用水綜述》,數據顯示,2016年包裝飲用水在飲料行業中佔比達到51.56%,首次突破50%;增速達7.9%。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包裝飲用水產品,主要包括:飲用純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其他飲用水。天然礦泉水是其中的明星產品,因爲礦泉水中有各種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長期飲用對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預防腫瘤,防治高血壓,痛風與風溼性疾病也有着良好作用。此外,絕大多數礦泉水屬微鹼性,適合於人體內環境的生理特點,有利於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和酸鹼平衡,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疲勞恢復。有了以上衆多的功效,天然礦泉水自然成了衆多追求健康的人士第一選擇。

但市場上的天然礦泉水產品魚龍混雜,有些是以次充好,有些則更是“掛羊頭,賣狗肉”。根據質檢總局公佈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從2016年至今,共有69批次包裝飲用水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被要求退運或銷燬。那作爲消費者該如何才能挑選到質優價廉的產品呢?

首先我們應明白我國是如何界定天然礦泉水。根據國標GB8537-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規定,飲用天然礦泉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鑽井採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者其他成分,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週期波動範圍相對穩定。

其次,能稱爲天然礦泉水的產品還應至少有一項指標符合表1中的要求,這就是國標中所規定的“界限指標”。一般來說,在界線指標內,所含有益元素,對於偶爾飲用者是起不到實質性的生理或藥理效應。但如長期飲用礦泉水,對人體確有較明顯的營養保健作用。可以這樣理解,達到界限指標越多的天然礦泉水,其營養價值更高。

表1

項目(mg/L)

要求

鋰 ≥

0.20

鍶 ≥

0.20(含量在0.20-0.40範圍時,水溫必須在25?C以上)

鋅 ≥

0.20

碘化物≥

0.20

偏硅酸≥

25.0(含量在25.0-30.0範圍時,水溫必須在25?C以上)

硒 ≥

0.010

遊離二氧化碳≥

250

溶解性總固體 ≥

1000

最後,在天然礦泉水的標籤上,應標示1)天然礦泉水水源點名稱;2)標示產品達到的界限指標;3)當氟大於1.0mg/L時應標註“含氟“字樣。

通過以上3點,我們就可以在衆多礦泉水產品中有的放矢,選擇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圖爲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正對一批來自意大利聲稱爲礦泉水,但界限指標鋅未達到我國標準的瓶裝飲用水進行銷燬。

(來源:上海檢驗檢疫局外高橋保稅區辦事處 作者:朱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