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書、雜誌以及報紙爲代表的紙質印刷出版物,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普遍下降,中國也不例外。然而,在與我們相鄰印度,情景卻截然相反,他們完全沒有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據印度審計部門的報告顯示,從2006年開始到2016年的10年時間裏,印度每天的報紙印刷量增加到了2300萬份,平均每年增長5%。部門解釋,這是由於印度國內不斷增長的文化產業,以及經濟的增長,更多的本地內容頁支撐了國內報業的繁榮。

印度傳統出版業領先全球,爲何互聯網沒影響他們?我們又欠缺什麼

同一時期,西方主要國家的發行量是這樣下跌的。美國下跌3%,法國下跌6%,德國下跌9%,英國下跌12%。還有一項數據可以令印度自豪,印度擁有高達7871種的付費出版物,這個數字超過以上各個國家的出版物數量之和。

長期殖民地的歷史以及文化多樣性,促進了印度出版現狀的形成。這個存在多種社會經濟層次、民族、語言和宗教的國家,通過出版建立了理解和溝通的橋樑。印度的語言系統異常複雜,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之策登記的達到1600多種。印度約有1.6萬家出版機構,每年用20多種語言出版8萬種圖書,其中英語和印地語總佔比超過60%。多數的出版物只在使用本地語言的地區發行,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銷售。

印度傳統出版業領先全球,爲何互聯網沒影響他們?我們又欠缺什麼

儘管印度政府和國際網絡媒體(如谷歌、Facebook)都希望這個人口大國能使用互聯網,但民衆對傳統印刷出版物的需求仍在增長。而有市場,就有收入。據預測,印度傳統出版的廣告收入,會從2016年的2000億盧比(約31億美元)上升到3000億盧比(約45億美元)。產業總產值將達到67億美元。

印度傳統出版業領先全球,爲何互聯網沒影響他們?我們又欠缺什麼

但印度的出版,也有不樂觀的一面。據調查,印度存在着大量僞裝成學術刊物的出版物,他們刊發沒有同行評論的論文,然後收取作者高昂的費用。這種出版生被稱爲“掠奪性”出版商,他們的非法謀利行爲,會助長學術造假之風,擾亂全球學術環境。如果你是一位科學研究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印度傳統出版業領先全球,爲何互聯網沒影響他們?我們又欠缺什麼

印度的責任道德意識比較薄弱,比如在抗癌藥方面,印度一直縱容本國內製作高仿藥。儘管這樣可以治病救人,但從長久看來,醫學科研人員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最終會打擊整個醫學行業的積極性。相比之下,我們對降低抗癌藥關稅的做法,就更加合理、高尚、具有人文關懷。對鄰邦的觀察,讓我們對自身也有了新的認識。

-End-

本文由郵書作者 霧海 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