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進入流感流行高峯期,流感病毒活動強,感染流感的人數明顯增加,小編身邊無論大人小孩都開始感冒發燒等等症狀提示公衆做好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爲1-3天,主要症狀爲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腸不適。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後症狀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礎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據悉,我省流感高發季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其中11月至1月流感發病率在全年中處於最高水平。我省常年通過18家哨點醫院和11家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對哨點醫院門診的流感樣病例以及環境中的禽流感病毒進行監測,密切監測流感樣病人發病情況、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檢測和變異情況、以及流感病毒耐藥情況。目前我省主要流行的三種人流感病毒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三者均有存在。

學校和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內人羣密集,易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疾控部門要求這些單位加強健康監測、做好晨午檢及因病缺勤登記工作,發現疫情應及時上報,並在縣區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做好疫情防控。流感樣症狀患者不要帶病上學,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同時,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避免受涼,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霧天外出可戴口罩。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並進行流感病原學檢測,及早發現治療。

如何科學儘早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

1、家長應注重培養兒童經常戶外運動的習慣,加強耐寒鍛鍊,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2、注意兒童日常營養的攝入,多進食蔬菜、水果,保證日常飲食的營養均衡;

3、儘量少去人羣較爲密集的地方,出門戴口罩,減少疾病交叉感染,避免過度疲勞和受涼。

4、常開窗戶,注意室內通風和清潔,勤曬被褥。

流感和感冒有什麼區別

01病原體不同

能導致我們出現感冒症狀的病毒很多,例如腺病毒、鼻病毒、腸病毒等。流感是由人感染了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

02症狀不同

普通感冒所表現出來的症狀較輕,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引起鼻塞、流涕、咽喉腫痛、打噴嚏、咳嗽,以及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一般比較容易治癒。而流感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則會更嚴重、更多、更復雜。除了起初類似普通感冒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以外,還往往較快發生嚴重的全身症狀,例如高熱、全身痠痛、無力,還可能有腹痛、腹脹、嘔吐等,嚴重者可發展爲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03傳染性強

流感的傳染性更強,所以確診或懷疑得了流感,需要進行隔離或請假在家休息,避免外出上班、上學。

04治療不同

普通感冒大多可以自愈,稍嚴重者只需服用一般感冒藥即可,而流感則需要抗病毒治療。當然,再好的治療都比不上預防接種流感疫苗。

關於預防流感的建議

常通風:新鮮空氣能夠祛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

勤洗手: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泄物,傳染給健康人。

多喝水: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多喝水可以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

均衡飲食,補充營養:適當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注意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菸、不喝酒、少食辛辣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注意保暖: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爲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人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鍊。

注意生活規律,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避免去往人羣集中的地方:人羣集中的場所空氣質量差、通風不夠,而且人羣集中的地方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較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