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陽小的有很多,比太陽大的也有很多,太陽在質量上處於中等梯隊。

這裏有一個誤區,就是我們夜晚能肉眼看到的星星,如果你去查詢它們的質量和體積,你會發現幾乎都比太陽大,就會讓你誤以爲銀河系中的恆星中,太陽算小的。

這是不對的,因爲那些較小的恆星,由於亮度小,在地球上無法肉眼看見,能在地球上肉眼看見的恆星,肯定是光度和體積都比較大。

距離我們最近的半人馬座三星,是一顆三合星系統,其中兩顆恆星都比太陽小。

半人馬座α星A:質量是太陽的1.1倍,半徑是太陽的1.23倍,

半人馬座α星B:質量是太陽的0.9倍,半徑是太陽的0.86倍,

半人馬座α星C:質量是太陽的0.123倍。

目前恆星形成理論認爲,質量爲太陽質量的10%,就能點燃核聚變成爲恆星,所以成爲恆星的門檻不高。我們的星系還是一個很有活力的星系,每年約有7顆新的恆星在銀河系中形成。據分析,在銀河系上千億顆的恆星中,主序星的比例爲90%,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太陽。似乎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天文信息——有些恆星的體積是太陽的幾十上百倍,光度是太陽的幾千甚至幾十萬倍。此外,在恆星光譜類型的分類中,我們的太陽屬於一顆G2V型黃矮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