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恩施市人民檢察院”可以訂閱哦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的第40個年頭。

冬夏更迭,白馬過隙,屬於一代代檢察人的記憶、精神卻歷久禰新,在時光的長河裏閃耀生輝。

我院微信號於近日推出“不凡40年”專題,帶您翻看過往的珍貴影像,重溫恩施檢察人一路走來的不凡之路。

不凡40年·檢察文化的薪火相傳

(檢察院“工棚”前的珍貴合影)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檢察院坐落在老城一個地名叫“倒推磨”的低窪狹窄的地方。當時,由於幹警住房不夠用,檢察長們就騰出辦公室讓給幹警住,而自己卻在院子中一間用木板做牆、牛毛氈當頂棚的工棚裏辦公。這樣一來,簡陋的工棚成了院裏的“政治文化中心”,“工棚”也成了當時檢察院的代號。

再艱苦的條件,也沒能停住恩施檢察人“文化興檢”的腳步。1984年,“工棚”裏開辦了全州檢察系統第一個幹警文化補習班。在那個中專生都是“寶貝”的年代,院裏一年走出了10餘名省電視大學法律專業的大學生。

也正是那段艱苦歷史,造就出了堅韌、向上的“工棚精神”,成爲構築恩施檢察文化的基礎養分,激勵着一代代檢察人肩負使命,砥礪前行。40年來,他們從未忘卻,將檢察文化的火種薪火相傳。

(反貪局幹警每週都會宣讀廉政勤政誓詞)

“我以共和國檢察官的名義宣誓,忠誠於檢察事業,忠實於事實和法律,廉潔自律,勤奮工作,刻苦鑽研,高標準,嚴要求,不辱檢察使命。”

90年代,恩施檢察人就自己編寫了這段勤政廉政誓詞。每週一國旗下的莊嚴宣誓,在潛移默化之中,將檢察人對法律的忠誠和信仰,化爲檢察文化的一部分

(1999年5月,我院參加全市“五四”文藝匯演,用一首《紅軍戰士想念毛主席》朗誦拿下一等獎)

(單位前彩排合影,表演中使用的“映山紅”花束均是幹警們自己製作)

在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幹警們業餘生活被豐富多彩的檢察文化活動填充。以文育人、以文育檢、以文聚氣,正是檢察文化,培養出幹警清正、清廉、清明的檢察氣質

(1999年7月,參加全市“七一”三頌演唱會)

(籃球場上揮灑青春)

從2005年開始,我院每年舉行檢察文化周,設置體育競技類項目及書法、攝影、筆會等比賽,爲幹警提供幹警才藝展示的平臺。

(幹警才藝展示)

(拔河場上的較勁

自由而開放的文化氛圍,讓我院湧現出了十餘名省、州、市攝影家協會、作家協會會員,兩名檢察人出版發行了自己的書籍,也誕生了一批檢察文化精品,抱回了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範院、省級最佳文明單位榮譽。

40年來,檢察文化的火種在一代代檢察人之間“薪火相傳”,展現出延續不斷的生命力,大放光彩。

@恩施市人民檢察院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便民服務、檢務公開

接受監督、法制宣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