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30年前,也就是1985年10月23日

鄧小平同志在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問題,他說,“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以後,他又在多種場合、多次提到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問題。但是,每次提到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小平同志又會強調,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爲了帶動大家一起富裕,共同走富裕之路。

經過30年的發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的基本上已經達到,社會上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富人羣體”,這一部分人雖然只有不到20%左右佔比,但是卻擁有社會近80%的財富。然而,帶動其他人一起富裕,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目的並沒有完全達到。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論斷,也一度收到了質疑,被認爲是造成社會兩極分化、財富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那麼,鄧小平同志的這一論斷到底有沒有錯呢。然而仔細分析看來,在當時平均主義的思潮下,小平同志的論斷是及時又合時宜的,完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

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過多關於這一論斷的過錯,讓我們來看看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論斷提出後,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真正富裕起來的這一批人都是誰。

1.柳傳志

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當一名實習研究員,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2.劉永好

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1951年,劉永好出生於四川新津縣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八十年代初期,教師無疑是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但在1982年,年過而立的劉永好卻辭去教師的公職,和自己的三個兄弟賣掉了手錶、自行車、黑白電視,湊了1000元錢,下海經商。

3.馬雲

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馬雲歷經三次高考,最終由於特殊情況纔有機會被破格錄取進入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學習,而第一次高考數學才得1分。

4.潘石屹

30年後,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被重提

關於潘石屹,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故事:21年前,一個叫李勇的農民工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頭邊關相識,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紅磚,一起抬過預製板,同喫過一份盒飯,同喝過一瓶礦泉水,成了一對共患難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卻成了擁有300億元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相信以上幾位企業家我們都很熟悉,我們都知道這些人現在都很有錢,是中國最富有的一羣人。然而,當我們去分析爲什麼偏偏他們能夠成爲富人時卻驚奇的發現,開始這些人也僅僅是一羣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換句話說就是,他們之所以成爲成功的企業家,並不單單是因爲他們有能力。論學歷,技術,比出身,這些人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很普通的,然而就是因爲他們敢於抓住改革開放的機會,抓住時代的趨勢,勇於去不斷嘗試,纔會有現在的結果。如果你把賺大錢的邏輯歸結爲能力,事實上這個事最大的可悲。就拿最近兩年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來說,創業雖然說是九死一生,但是不可否認,未來最有錢的那批人一定是現在正在創業的這一羣人。他們抓住創業的大潮,瞅準方向,勇往直前,跌倒了再爬起來,總體來說,愛折騰的人,先富起來的可能性更大。

說了這麼多,到底我要說什麼呢?

難道我要教大家怎麼樣成爲企業家,當上CEO,贏取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巔峯嗎?

顯然不是,如果要是這樣的話,要麼我是一個騙子,要麼我就不會這麼苦逼的在這裏碼字。

作爲一個剛剛失敗的創業者而言,我一直在苦惱,我費了那麼大的勁,爲啥就是掙不到錢呢?掙個錢怎麼在我看來就這麼難呢?而我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他們做個工作室,當個校園推廣經理,開個小店,做個校園旅遊代理,就輕輕鬆鬆月入過萬,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豔羨。還有一部分人呢,擁有一個手藝,在一些平臺上入住,足不出戶就把東西源源不斷的賣出去,我自己想了想,難道是我能力不行,比他們差嗎?結論顯然不是!!!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羣人,很大一部分的在校大學生,相信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兼職,然而目前移動互聯網這麼發達,這麼多大平臺出現,然而還是有絕大部分的學生通過傳統的方式做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兼職,關鍵是還不知道去哪個地方找,同在一個學校,這人與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於是乎,我心裏有了一個決定,我要做一個大學生值得信賴的媒體,幫助大學生挖掘和測試關於自由賺錢的所有案例、方法和途徑,我希望每一個關注我的人,都能夠發現適合自己多種多樣賺錢的機會,只要你們相信,並敢於嘗試,就可以比你們周圍的人先富起來。當然,我肯定不是要你們成爲企業家,如果真的可以我自己先成爲企業家多好,但是至少可以利用自身能力和業餘時間多一份額外收入,讓自己更自由一點。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創業者,請叫我李道長,祝福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