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6年上第一次上《因爲跨界歌王》節目,朴樹很認真的說籌備新專輯拍MV很需要錢:

說實話我,這一段真的需要錢

當時朴樹和王子文一起參加節目,當主持人問到“爲什麼來參加這個節目?”朴樹一臉真誠的回答:“我這一段真的很需要錢。”引發臺上臺下的一陣鬨笑。

這只是開始,當朴樹再次來到節目,主持人接二連三的拿“朴樹缺錢”開涮,面對全場的鬨笑,朴樹面無表情地站在臺上,他沒有辯白,也不願迎合這種無聊的套路。

如今面對鏡頭,朴樹終於給出解釋,他平靜的說:“去年說沒錢那個,是因爲是工作,那個時候去年我想拍三個MV,同時拍三個MV就一大筆錢,就那會兒有點頭疼。”

“現在我的生活特優越,真挺優越,而且我從沒想過我要過更優越的生活。”

這番話看似波瀾不驚,卻狠狠打臉那些嘲諷朴樹“爲錢折腰”的人們。

第一,你們不懂朴樹的音樂。他對整張新專輯倒背如流,說“如果別人聽過1000遍,我都聽過2000遍了”。對待音樂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必然會花重金拍攝MV。

第二,你們不懂朴樹的生活。《獵戶星座》推出後,銷量迅速突破10萬;全國10餘場巡迴演唱會也收穫不俗的成績。說朴樹缺錢?不如說你們缺智商!

因爲覺得生命太短了,要把時間花費在比上節目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他不允許外界的聲音干擾到自己的信念,遵從自己的願望是朴樹一直在堅持的事情。

作爲一個藝人,他很少上綜藝,又很少很少接商演,收入自然很少, 我看那些報道說朴樹一直都是租房住。

但就是在這麼物質的社會里,朴樹還能活得這麼肆意,選擇過這樣的生活讓朴樹覺得充滿了希望。

但朴樹又很富有,2015年天津卓揚音樂節花10萬贊助票和大家一起給經紀人過生日。以前樂隊吉他手程鑫不幸遭重病,朴樹當初爲了救他甚至想過賣身簽約。

魯豫有約中的一些話朴樹說

我病了很久,沒什麼具體的病。就是西醫指標一切正常,中醫一看身體全部亂套,也許是長期抑鬱造成的。我

從中學就有點抑鬱,一直是那樣。當然抑鬱也沒抑鬱到會產生“我過不下去了”那種想法,只是常年都是看什麼

都不順眼。

當你沒健康的時候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我養成了現在這種生活。我覺得人應該要符合天道,人得學會了解自

己。《身體使用手冊》是啓蒙刊物,看了這本書,就覺得我其實根本對自己的身體都不瞭解。人怎麼喝一杯

水,什麼是生病,都不瞭解。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所有的標準都崩潰了。你發現,你生活了那麼多年,你的

基本準則都是錯誤的。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變成了另一個人。

大病之後就知道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知道身心是一體的。我一直在發現自己的人格,發現自己心裏面

有隱祕的東西,就是我一直忽視的那些東西和我不願意面對的東西,我覺得應該完善自己的人格。

2010到2011年,有一個特別喜歡的作家李海鵬,他對我影響特別大,他的一本書《佛祖在一號線》,讓我第

一次開始不只是關注自己了,我覺得這個社會在發生這麼多事情,有那麼多不公平,真的完全開始不把注意力

放在自己身上了,然後也願意爲別人做點什麼。李海鵬有篇文章叫《命運自有其時間表》,這篇文章不是他最

好的文章,但是他說的真是那樣一回事兒。

那麼些年發生了太多事,不是非要用十年或一個特別長的時間來死乞白賴地出一張好唱片。不是這樣。是這十

年,才找到了願意去做唱片的狀態和外部條件。

我沒有在《生如夏花》之後突然消失,而是混了好久才消失。那時候應該是09年吧,和之前的唱片公司的合約

到期了。之後不再願意跟公司合作,陰差陽錯地,就覺得和這個行業隔得那麼廣,現在看來,還挺好的。

獨立做音樂這個事情,外界說得特好聽,但實際上真的很難,真的非常難。有時候真的覺得挺孤立無援的,但

是,即使再難的時候,還是覺得,如果讓我再次選擇,還是會這麼選。如果我還在這個行業裏面的話,一定會

被這個行業拖着,做很多維持那個位置的事情,而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你已經喪失了做音樂的快樂,連初衷

都沒有,會變得很空洞。

我不是行業的操作者,不瞭解那些數字。在我看來,沒有好唱片,沒什麼有魂兒的歌。大家好像都忘了歌應該

怎麼寫,好像都忘了歌該是什麼樣。跟行業保持距離的這些年,我的頭腦更清楚了,也知道了我要什麼,要做

什麼樣的人。到底還要不要做音樂,我覺得我想清楚了,可以再回來。

音樂對我來說太重要了,直至現在,音樂都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沒了這部分,我都不知道怎樣才能過

下去。這跟怎麼謀生沒有關係。即使沒有唱片這些介質,我還是特別想分享,所以希望,所有人都是這樣,音

樂一直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是在同一頻率振動纔好。聽音樂也是如此。聽音樂沒有必要藉助什麼

緬懷青春才能聽音樂。對我來說,都這麼大歲數了,還特別愛聽音樂,好的音樂,不用任何名義隨時都能給我

感覺。

這幾年歌寫了特別多,一直在找一個從內到外,都願意去做唱片和都可以去做唱片的狀態。我組了一個樂隊,

去年一年都在花精力玩樂隊,“樹與花”對我來說是一個總結、一個契機。我把過去的所有歌都現場排了一下。

而我,不是什麼榜樣,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這個社會太單一了,太乏味了。對於我的生活來說,也是個試驗

品。我也不知道會怎樣,也企圖找到我的榜樣。隨着歲數越來越大,我就覺得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解決。

我觀察過,在我的生命裏面,凡是我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是問題成堆,都在處理自己的問題。

現在每天我都會跟狗玩一會兒,三頓飯,一頓不落,可能跟人的交流比較少。其實我不想做一個封閉的人,而

且在我最封閉的時候,都特別清楚:人,他有他的社會角色,他應該是開放的。除了最崩潰的那個時間段,我

也一直在接收信息,在學習,去了解不瞭解的東西,而且也願意跟人交流。封閉是不對的,人如果不交流的

話,就不瞭解。我會去儘量解釋別人對我的誤解,如果解釋不了,那就只能這樣吧。

我每天都會鍛鍊,只要沒有采訪排練這樣的工作的話,去跑步、去走路、去爬山。這兩年,和我媳婦兒暫時都

沒想過要孩子的事情,但是我們都能接受這個事情了。原來沒有要孩子這樣一個概念,覺得是一個不存在的事

情,而現在可以接受了。

現在希望做個簡單的人,簡單、健康、人格儘可能健全的人,而我在實現中……我從36歲開始那一年,真的就

變成另一個人了,而且我現在遠看着這個人變得越來越成熟。客觀上也造成讓我現在想把一切都慢下來的狀態,雖然挺痛苦,但是我覺得有點想享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希望無論到什麼時候,音樂都是所有人生活裏的一部分。音樂也不是信仰,音樂是無與倫比的樂趣。

平凡之路,平凡的人生,做平凡的人,走平凡的路,平凡卻不平庸。因爲《平凡之路》,明白了有些人看似平凡,卻沒人會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每,個選擇平凡的人,心裏都是有故事的人。明白了選擇平凡,甘於平凡的人,他們並不是無能,他們只是看透了世間冷暖,看淡了一切,在他們心裏,平平凡凡的活着,每天自己該做的事,這說明他們看透了,不想去爭不想去吵。因爲在他們看來,只要平凡的活着就行了,沒必要去做一些沒有任何意義且會影響自己心情的事,活好就行了,玩太多的套路,耍太多的心機並不代表你智商多高。他們並不是沒頭腦,只是他們認爲這樣不但心累,還庸俗。

那麼你眼中的朴樹是什麼樣子呢?

朴樹出道至今,已經20餘年了。這些年他曾經陷入低谷,也曾困於迷茫和自我否定,但生活最終還是治癒了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