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比保留的兩個選項A、B,我們會發現,A選項直接用科學原理建立起了喝酒和癌症之間的聯繫,而B選項只是舉了例子,沒有A本質,力度相對較弱。本質類的選項的削弱加強力度往往比現象類的選項力度更大一些。

在解答行測可能性推理題的過程中,排除了兩個選項,然後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糾結,然後就選擇了錯誤選項,這可能是很多同學會遇到的問題。但其實糾結是沒用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到底哪一個選項的力度更大。其中一個重要的角度就是本質>現象。“本質”就是挖掘事物的本質根源,而“現象”僅僅只是在陳述表面的事實。本質類的選項的削弱加強力度往往比現象類的選項力度更大一些。

在題目的選項設置中,因果類的選項往往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因果類的選項;二是涉及到科學原理的選項。現象類的選項往往有三種表現方式:一是類比類的選項;二是枚舉類的選項;三是共存的事實。那麼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在具體的題目中來學習一下這種比較力度的角度。

【例】酒精本身沒有明顯的致癌能力。但是許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喝酒與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正相關——也就是說,喝酒的人羣中,多種癌症的發病率升高了。 以下哪項如果爲真,最能支持上述發現?

A . 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可以穩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導致癌變或者突變

B . 東歐地區的人廣泛食用甜烈性酒,該地區的食管癌發病率很高

C . 菸草中含有多種致癌成分,其在人體內代謝物與酒精在人體內代謝物相似

D . 有科學家估計,如果美國人都戒掉菸酒,那麼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中公解析】A。題幹爲只有結論型,題乾的觀點是:喝酒與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正相關。A項解釋了酒精如何導致癌症,加強了酒精可能致癌的觀點,保留;B項,列舉東歐地區的例子加強;C項說的是菸草的成分,與題幹所說討論的癌症是否致癌的話題無關;D項討論的是戒掉菸酒的效果,而題幹討論的是喝酒有沒有致癌的影響,不是同一個話題,且D項表達的是科學家的估計,主觀性很強,未必爲真。對比保留的兩個選項A、B,我們會發現,A選項直接用科學原理建立起了喝酒和癌症之間的聯繫,而B選項只是舉了例子,沒有A本質,力度相對較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