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算是“干涉”孩子學習比較多的家長,從書寫、到作業效率、到預複習質量再到聽課情況、學校表現、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等等,幾乎能想到的都會多少干預些。再往後孩子開始有看圖寫話、學奧數了什麼的,我也是一樣自己也會提前學學,尤其是孩子的奧數學習,我是真的陪他一起學到了三年級。

今日字籤

2019-5-13

陪讀道路阻且長,咱犯不着把命搭上。盡力而爲才能可持續發展。

說起陪讀這個事,老母親們都太有發言權了!而且各家都有各家的劇本。有人陪讀,陪到氣暈吐血心臟病發;

有人陪讀,陪到發飆吼叫懷疑人生;

但還有人陪讀,陪一陪就能順便考個教師資格證,成就人生高光時刻,成爲一衆老母親羨慕的人贏對象。

怎麼陪讀才能成爲第三種情況呢?在中國,有多少家長爲了輔導作業在玩命的讀書,比自己的學生時代還用功?

找了幾個不同類型家長陪讀的例子,也許能給你們點啓發。

1

精細型

適合情況:家長學霸,孩子愚鈍

分享者:@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倒是真的爲了更好地輔導好孩子自己學了不少,但是真的沒有當年自己學習時候那麼用功——輔導小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的。

因爲一是知識相對容易很多,二是輔導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侷限於知識的本身——更多的時候我會更關注孩子的思維、習慣以及學習態度的培養。

說說我的“讀書”經歷:

從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準確的說是還沒上學的時候,我就一口氣把孩子未來六年的數學課本都看完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後面輔導孩子的時候我就發現因爲看過,所以在輔導的時候不容易跟老師有衝突。

再往後孩子開始有看圖寫話、學奧數了什麼的,我也是一樣自己也會提前學學,尤其是孩子的奧數學習,我是真的陪他一起學到了三年級。

直到三年級以後我纔開始慢慢的放手或者直接交給輔導班。

本以爲以後我就不用再去費勁了,結果孩子四年級的時候自學完了小學階段的數學,而且經過測試成績還不錯,所以就給他開始了初中數學學習。

由於這個跨度有點大,我怕孩子理解力跟不上,所以我又不得不提自己提前學一下,並且嘗試着整理一些專題筆記。

再後來(也就是今年)發現孩子超前自學的效果還可以,而且用了一年時間學到了初二內容了,所以我又提前自學了一下初中的物理……

這個我真的是最認真學的,幾乎每一講的筆記我都是認真的整理的,而且會提前結合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給他稍微提提。

“系統讀書”少,更多的時候是“專題研究”。

實際上我很少會系統“讀書”,更多的時候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去了解一下。

比如在提高孩子的計算上,我看了幾本關於計算的書籍,然後會把一些比較好的方法介紹給孩子或者引導孩子嘗試推到一下。

甚至在一年級的時候我還去研究了一下珠心算什麼的,只不過後來決定不讓孩子學這東西。

比如在如何提高孩子的背誦效率、質量上,以及如何更好地去完成一篇作文寫作,我也去看了一些書籍、經驗文章,然後結合孩子的情況把一些方法教給孩子或者可以的去訓練孩子熟練掌握。

教授知識不如引導學習態度和培養習慣。

我算是“干涉”孩子學習比較多的家長,從書寫、到作業效率、到預複習質量再到聽課情況、學校表現、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等等,幾乎能想到的都會多少干預些。

關於“爲什麼要學習”、“如何學習”等問題更是洗腦無數次。

陪孩子度過了早起的三年之後,後面我開始慢慢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學習上的事情,而我更多的是作爲一個“指導者”、“監督者”的身份遠遠的輔助他。

鼓勵孩子自己多想辦法,畢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雖然我可以輔導他很多年,但是再怎麼輔導也不如他自己走的紮實、穩重來的好啊。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可以這麼說:孩子不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孩子,但是他是一個知道學、願意學、喜歡學習並且知道該如何去學的孩子。

能夠保證他未來走的可以更遠的一定不是我多麼的厲害、多麼的付出,而是他自己具有怎樣的能力,這些能力纔是給他未來的最大保障。

想要教好孩子,那麼一定是孩子、老師、和家長缺一不可的!

孩子越是小的時候越是如此,等隨着年級的升高,家長則慢慢的就被“淘汰”了,更多的時候依賴的是孩子自己

所以千萬擺正自己的心態!賭這種氣,喫虧的只能是自己孩子。

課長點評:

這種情況只適用於學霸家長,對於一般家長難度太大,不好模仿。

但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位家長的陪讀精髓,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把陪讀工作的重心放在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前期可能會比較耗費精力,但到了後期就會受益無窮!

2

監工型

適合:家長愚鈍,孩子精伶

分享者:@用戶4890946490130

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不善於在壓力下做任何事。

我又是很懶的人,所以學習對我來說能拖就拖。

但我發現,我是一個很善長於監督別人學習的人,管起人來精神倍增,毫不拖延。

從五年前,就給女兒買了網上一對一英語課,一天一節,一節25分鐘。坦率的說,如果是我自己學,我肯定百分百絕對堅持不下來。更不用說課前預習半個小時了,那對我絕對是天大的折磨。

但是,監督女兒每天上課,我卻毫無厭倦,反而打了雞血一樣。爲了讓她上好課,每天陪她預習半小時,我自己的英語水平也有了飛躍,現在和老師聊任何話題沒問題。

我想,我真的不適合壓力,壓力讓我倦怠,逃避,不開心。但是監督女兒,我自己沒有壓力,相反她不好好學,我還會着急。

奧數也是一樣,爲了陪她預習,做題,我同步學習,還是打了雞血一樣。

如果是我自己考試,我肯定早泄氣了。

所以有的朋友問我,陪讀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我告訴她,你見過監工堅持不下來過嗎?

課長點評:

這個家長的分享不像是來說陪讀的,倒是有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復仇快感哈哈哈哈。

所謂當監工,就是在監視、督促,如果監工能當的倍兒精神,那也是因爲娃子相對省心吧?如果碰上一個不省心的娃,恐怕就不能這麼雲淡風輕談笑風生了。

不過,如果能把監工當美差,無怨無悔堅持下去,也算是個出奇制勝方法。

3

粗放型

適合:家長精伶,孩子精伶

分享者:@微信逆流

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唯一做的或者輔導孩子的,也就是幼兒園以及一年級之前

從步入二年級開始,我就沒有具體輔導過我的孩子,我最多是思路上引導一下

但是目前我家孩子就表現來看,我覺得還是相對滿意的,到目前初三,成績一直相對優秀,一直穩居班級前二,年級前五。

我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最簡單的引導,讓他對學習感興趣,讓他愛上看書

從小的時候就相互考十萬個爲什麼,腦筋急轉等,相互講故事,讓他講歷史故事,然後對人物進行評價等。

讀書讀到不會的字,讓自己查字典,然後所有這一切,我都會在合適的時間裏給予表揚或者獎勵,體現了一種對他的肯定,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

1、就是一些不會做的題目,我也從來不會正面給出任何答案,而是根據作業,我會要求他回憶今天課堂老師所講解的內容,然後讓他對照題目,能不能看出什麼問題來。

一般情況下,通過思路引導,孩子基本沒有不會做的。

2、假如孩子確實不會做,我就會把孩子講述的老師課堂所講的跟題型有關的內容拎出來,然後讓孩子多讀幾次加深概念,然後再讓他自己對照題目發現問題。

3、這題孩子會做後,我立即再次讓他自己講解這個題目答案怎麼演變來的,把過程再跟我說下看看是否是真的弄懂。

4、趁熱打鐵,連續自己出同類的兩道題讓孩子做,看看是否真實理解了。

到了二年級以後,我基本就沒有具體教導孩子了,全靠他自覺學習,他養成了一個相對還可以的學習習慣了。

所以我這個甩手掌櫃做的相對而言很輕鬆,而我需要做的,就只是對孩子進行鼓勵和挫折教育了。

因爲我所希望的是,孩子能夠自己獨立的去思考問題,能解決可能發生的事情,並且我所希望的孩子是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就夠了。

課長點評:

這位家長表面上很佛系,實際上是外鬆內緊,並不是真正的甩手掌櫃啊。

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雖然不直接貼身陪讀,但是他更注重的是鍛鍊娃的自學能力。

但這種路子是有風險的,一方面,需要陪讀的家長足夠聰明,知道怎麼樣抓大放小,把握住一個合適的度(絕對不是真放手任他自生自滅);

另外一方面,娃也要足夠開竅,節奏才能帶的動。

4

聽天由命型

分享者:@試試就試試

不認爲家長需要輔導孩子課程。

以我的經驗:真正的好學生課堂聽課足夠了。如果是差學生,哪個高手來輔導也白搭。

課長點評:

好吧,這種祝你好運!

其實看了這麼多家長分享的例子,可以總結出來一個陪讀大原則——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光是適用於娃,對於家長也是一樣的。

先看娃——你家娃是什麼樣資質的娃呢?

如果領悟力好、自學能力強,那麼家長只要做好大方向的把握就可以,不用抓的太細。

如果學習效率低、習慣差、粗心毛躁,那麼還是應該優先抓學習習慣,有了好的習慣,雞娃事半功倍。(沒有好習慣的娃,雞起來分分鐘要心梗。)

如果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那麼應該還是先從端正態度、激發興趣上着手,不然其他累死也是白搭。

再看家長——你是什麼樣的家長呢?

如果你是真學霸,對娃的學習路徑有想法、有規劃,那麼能把你自己的優勢和思路、方法灌輸給娃,是最優的選擇。

如果不是真學霸,大方向上把控不住,但是對陪讀鬥志昂揚,那麼也可以邊自學邊雞娃,和娃一起學,監督鼓勵。

如果你是學渣家長,那麼真心建議——保重身體啊大兄dei!

就不要搭着心臟支架、強撐精神陪娃寫作業了,不如交給機構或者老師,你做做後勤保障、物質支持就可以了。

畢竟哪天真吐血昏厥了,還得有人交學費不是?

最後,想對陪讀老母親們說,陪讀道路阻且長,咱犯不着把命搭上。盡力而爲才能可持續發展!祝願各位家長早日迎來放手的那天。

如何精讀一本書?四升五創意讀寫暑秋課程

寫好作文有妙招!五升六創意讀寫暑秋課程

如何高效學語文?新初一閱讀寫作暑秋課程

主編:田媽,責任編輯:小石頭

版權聲明:文章丨本文來源:英華蘭DrB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