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伊朗伊朗方面考虑就是不希望内贾德来扰乱国内的政治方向,因为特朗普已经上台并一直在为退出伊核协议寻找借口和理由。内贾德如果竞选即便不会当选,也会向伊朗国内的保守势力释放对抗信号,导致伊朗国内政治动荡的同时,引起美国的注意。

如果内贾德在任,那么现在的伊核问题会如何?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回答,答案是:不会怎么样!因为压根就不会“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签署。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这跟伊朗和美国两国国内政治有关系。

(内贾德)

伊朗这个国家虽然是神权政治体制,但是在政治体制内存在着四股主要政治派别,包括激进保守派、传统保守派、务实保守派(也称温和保守派)、改革派。这其中激进保守派和传统保守派的立场接近,主张与美国为首西方对抗,主张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消灭以色列以及犹太复国主义。前总统内贾德立场强硬,但是本身非教士出身,所以就属于激进保守派,代表着世俗平民中下层的强硬派。他们长期的仇美教育下,只是反美,却并不知道为什么反美,而且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少对于美伊之间差距的直观认识。

​ (伊朗社会底层的激进派,内贾德主要支持群体)

现任总统鲁哈尼是教士阶层中的温和保守派,而外长扎里夫则不是教士属于世俗改革派。两人都有西方的留学背景,鲁哈尼曾留学英国,而扎里夫曾在美国留学。他们对于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国防军力都有着很直观了解。所以主张张开大门,展开对话,致力于让伊朗融入国际社会,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在2013年曾经担任了伊朗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当选为伊朗总统,这也为陷入僵局的伊核谈判带来了曙光。而当时美国也恰恰是在外交与安全战略方面注重多边对话,相对自由包容的民主党主政。这两者想加也就最终促成了2015年的伊核协议。

(鲁哈尼是教士,扎里夫是职业外交官)

内贾德在2013年卸任之后也没闲着,他一直希望能够借助全球民粹主义回潮这股趋势企图东山再起。然而当他准备参加2017年总统大选时,却没有得到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支持,被宪法监护委员会取消了资格。当时伊朗伊朗方面考虑就是不希望内贾德来扰乱国内的政治方向,因为特朗普已经上台并一直在为退出伊核协议寻找借口和理由。内贾德如果竞选即便不会当选,也会向伊朗国内的保守势力释放对抗信号,导致伊朗国内政治动荡的同时,引起美国的注意。

​(鲁哈尼与内贾德)

事实上来讲伊朗在与美国进行博弈过程中不占有任何优势。强硬只会招致更多的制裁,而制裁本身对于伊朗经济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伊朗统治阶层需要的是通过经济发展来维护国内的稳定,而不是天天饿着肚子,红着眼跟美国对着干。在2017年年底,伊朗爆发内乱,这是长期经济压力下,保守派势力挑唆的结果。伊朗当局处置得当将内贾德逮捕从而平息了骚乱。不过当局并未对其进行审判,在经过三个月软禁后,他便被释放了,并恢复了社交媒体的更新。不过其所谈及的内容不再是跟本国政治有关的内容,也跟伊核没有关系,只是一些国际热点和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问题。

(内贾德)

国家不是人,没有感性心理,行为是纯理性的,虚张声势是没有用。幻想用强硬来对抗霸权,这是莽夫的做法,这只能讲伊朗置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对立面。鲁哈尼政府对于伊核问题的处置方式其实才是最优解,其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欧盟、俄罗斯、印度、土耳其都没有放弃任何可以与伊朗交易的机会,并为与伊朗开展贸易寻找途径。已经仅最大限度的维护住了伊朗的利益。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