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講衛生的孩子,身體都不會太差。不少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能讓寶寶少生病。

但是,養個孩子,真的不是越乾淨就越好,有時候太愛乾淨了,反而不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

很多媽媽對孩子身體的乾淨程度,有着近乎於「潔癖」的追求,總擔心一些看上去髒髒的物質會傷害到娃。

但其實適度的「髒」反而能保護孩子的身體。

比如說寶寶身上的這2個部位,它們看起來髒髒的,可如果過度清潔,反倒會損壞寶寶健康。

囟門:孩子的命門,位於頭頂

沒閉合前,軟軟的,摸起來很脆弱;閉合後,纔會變結實。因此,很多家長非常上心。

囟門會出現殼狀皮疹(乳痂),可能有異味,相信很多媽媽和我一樣看着不舒服,就想給孩子清理乾淨。

然而,用力過猛、方式不對,就會弄破孩子的頭皮、威脅囟門健康。

清洗:一定要先將乳痂軟化

① 軟化乳痂。

乳痂不容易洗淨,先用蒸熟的麻油或食用油,浸潤2-3小時,軟化污垢。

用無菌棉球,按頭髮生長的方向擦掉。

如果乳痂太多,不要強求一次除淨,多洗幾次就好。

② 清水洗。

一般不用洗髮液。

如果要用,選擇刺激性小的嬰兒專用產品。

③ 輕揉。

手指平置在囟門處,輕輕揉洗;不要使勁按壓、搔抓,更不能用硬物在囟門處刮劃。

肚臍:清洗不當,會引起臍炎

寶寶出生後,臍帶會自行乾癟並脫落,在此期間,臍帶殘端會滲出清亮的液體,黏如糖蜜。

此時,大多數媽媽會急忙幫孩子清理髒東西。可用碘酒、酒精、過氧化氫等消毒、清洗。

但事實上,清洗不當,會引起臍炎。

清洗:輕輕擦,不要摳。

① 用溼潤的棉籤或清潔的毛巾輕輕擦乾淨。

② 新生兒可用清水洗,大寶寶可用嬰兒肥皂、沐浴乳。

③ 如果肚臍污垢很多,可用橄欖油軟化污垢,輕柔地用棉棒挑出來,不要摳。

④ 注意:

臍窩內若有新生肉芽組織,或臍帶脫落後總有淡黃色液體滲出,應帶孩子到醫院,由醫生進行硝酸銀燒灼或其他方法處理

最關心:男女寶寶私處怎麼清洗!

女寶私處

先說說女寶的私處,重點要清潔肛門以及陰脣。

媽媽們爲什麼容易清洗過度呢?因爲有時候女寶的私處會有白色分泌物,看着像髒東西,忍不住就想洗掉。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這些分泌物中含有殺菌、抑菌的物質,能保護女寶的陰部免受細菌的侵擾,很多時候“完成任務”了,就會自己慢慢消失。

TIPS

如果媽媽實在看不下去,要和平時一樣,用流動的清水洗就行,洗完用乾淨毛巾輕輕吸乾水分。

● 劃重點:每天清水過過就行,不要用力去擦。

男寶私處

男寶私處要重點清洗肛門和小雞雞。

每次大便後,要把寶寶肛門周圍的髒東西擦乾淨,如果小雞雞被便便污染了,用清水沖洗一下。

在寶寶3歲之前,都不用刻意清洗包皮,那會兒包皮和龜頭還長在一起呢,過早去翻包皮會傷害寶寶的生殖器。

TIPS

媽媽可以用手指輕輕地將陰囊表皮皺褶展開後擦拭,然後用乾淨的毛巾輕輕吸乾水分。

等到包皮逐漸和龜頭分離了,隔幾天清洗一次,清洗時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着陰莖的中段,朝腹壁方向輕柔地向後推包皮,讓龜頭和冠狀溝完全露出來;再輕輕地用溫水清洗。

洗完還要把包皮恢復原位。

● 劃重點:不要刻意去清洗,更不要粗暴對待寶寶的小雞雞。

雨媽強調

這下爸媽知道了吧,偷懶只要講究一個科學合理,大的小的都受益。寶寶“髒”一點,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呢。有時候過分清潔反而會引起反效果。所以寶媽們在帶娃的時候要擦亮眼睛避免走入誤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