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有來自全國100多個城市的接近500名優秀設計師,隨同築巢設計師俱樂部去到意大利各個城市進行遊學和研習。“與築巢同行,見世界設計”,一直以來,這是築巢帶領設計師們遠赴學習之途的目的,也是成果。

5月10日下午2點至6點,以此爲主題的設計師遊學分享會在Emma家居展開,到場的近百位青年設計師,共同聆聽6名米蘭遊學的設計師代表分享他們的所見所感。

成都又見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張 蕊

2019米蘭國際傢俱展研習營學員

張蕊以“遊學(不同)記憶”爲主題,以“又見”與“同行”爲關鍵詞,分享了米蘭之行帶給她對於藝術和設計本職的一系列思緒的碰撞。

意大利匯聚了衆多百年設計品牌,它們的傳承之所以悠久,毫無疑問,在於它們對高品質始終如一的把控,更爲重要的是無時無刻不考慮到的人性關懷和藝術內核。讓張蕊印象深刻的是,它們在當下與創新、與時代性的有機結合。

之後,她也爲大家分享了行程中的一些趣聞。這是張蕊首次去到米蘭,這猶如一扇嶄新的藝術之門,幫助她在未來探索設計的道路中開拓思想的維度。

EMMA 創意總監

彭 超

2013年開始,米蘭國際傢俱展就是彭超每年都要完成的“任務”,除此之外,不光是意大利,他也會去參觀歐洲的各大展會。

作爲一個設計從業者與愛好者,他從國外優秀設計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中汲取可用知識,也滋養着自身的藝術修爲。阿塞爾·維伍德(Axel Vervoordt)是西方最懂得Wabi-sabi(侘寂) 之美的人,他認爲真正的美是缺憾、殘缺和暫時的——也就是說,會像生命一樣消逝。維伍德的建築設計理念,也深深的影響着彭超。

一切的努力使得一個嶄新的Emma家居出現在成都。Emma,全世界好的設計和產品全部集中起來了,未來,EMMA還有非常多優秀項目誕生。驚喜的是,有些傢俱的設計類型在市場上很難看到,其中不乏大師定製款。

逅思高端設計工作室 設計總監

萬 慧

2019威尼斯美術學院藝術設計遊學學員

萬慧是一名90後設計師,她以“尋夢——時空之旅”爲題開展一段熱情的分享,對她來說,從成都到米蘭,周遭的快速變化讓她有種“穿越”的幸福錯覺,除了能夠與卡洛·斯卡帕和安德烈拉·帕拉蒂奧這樣的藝術大師貼近距離,也有很多時刻讓她聯想到了一些過去和當下的設計細節,這樣的體驗可謂奇異、奇妙的。

她認爲,作爲一個藝術設計師,首先要學會熱愛,先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己,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再去想怎麼把工作做好,這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尚層裝飾(北京)有限公司

成都分公司 首席設計師

孔 德 陽

2019佛羅倫薩藝術設計遊學學員

孔德陽的分享爲三個部分,首先是在意大利和托斯卡納不可或缺的酒莊文化,第二部分是來到佛羅倫薩之後必須參觀的烏菲齊美術館,第三部分是核心內容,即在歐洲設計學院遊學的一些分享。

他坦言,做設計十年來,這次的遊學依然讓自己感受到很多耳目一新的內容,看待事物的方式的突破,對“原創”的全新領悟,藝術的細節性處理,無一不是如此。“知停而行”,才能“領悟美好”。

壹閣設計工作室 設計總監

鍾莉

意大利布雷拉美術學院&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設計藝術與空間規劃國際碩士班學員

壹閣設計工作室 設計總監

DENNY HO

意大利布雷拉美術學院&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設計藝術與空間規劃國際碩士班學員

鍾莉與Denny Ho是一對有點“特立獨行”的設計師,那些熱門和網紅之地從不在他們的計劃中,他們希望發揮設計師獨有的敏銳,儘可能多的去挖掘不爲人知的藝術的故事,在他們看來,這纔是對於設計真正意義上的思索。

他們提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如何讓空間準確表達人的情緒,如何讓歐洲的藝術性與日本的嚴謹性結合起來等等。他們覺得,設計終歸要回到一句老套的話——以人爲本。作爲設計師,在與他人產生共鳴時,其中夾雜的往往沒有所謂技法,而是感受,是藝術的真正吸收與運用。

Denny Ho分享的2019築巢意大利遊學“個人全媒體傳播”內容,引起在場設計師的極大關注和興趣。Denny Ho在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後,通過自媒體、行業媒體、權威媒體等的有效配合,塑造個人形象及品牌,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認知。

- END -

總第46期丨2019 02

美是一種暗示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