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風起長安,書香滿城。12日下午,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西安市新華書店、陝西文學基金會主辦,曲江書城、西安晚報承辦的《風起長安》周媛新書分享籤售會在曲江書城舉行。

在品評美文之餘,周媛作爲《西安晚報》的記者,其所著《風起長安》的出版熱銷,也引發了當日多名專家學者對“記者作家”現象的關注,以及對“《西安晚報》文化現象”的再度探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一部真摯而接地氣之作

周媛,《西安晚報》高級記者,陝西省作協會員,西安市碑林區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陝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從事寫作近30年,曾獲陝西省首屆柳青創業文學獎。散文集《風起長安》是她出版的第二部書。

當日的分享會吸引了從文壇大咖到普通讀者的廣泛關注。陝西文學基金會理事長、作家、書法家雷濤,文化學者肖雲儒,文藝評論家李星,《西安晚報》執行總編輯程建設,西北大學西部發展研究中心祕書長、文化學者張培合,西安美院教授、著名畫家王保安等人士,以及文學界、藝術界多位人士及200多位讀者匯聚焦一堂。與會嘉賓從各自角度,對《風起長安》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讀。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社長劉東風首先介紹了該書的出版情況,他將《風起長安》稱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推出的一部精品之作,“這本書中充滿了濃郁的長安文化氣息,內容豐富、情感真摯。在周媛文字的引領下,我們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長安,沉醉的長安,我們熱愛的長安。我認爲這是一部描寫長安的優秀作品。”

劉東風透露,正因爲該作的真實真摯,走心接地氣,首批圖書在問世後,深受讀者喜愛,“目前出版社已開始緊急加印,滿足市場需求。”

在雷濤眼中,《風起長安》貴在“真水如泉惜細流”,“書中的行文散淡而平素,像是泉眼流出的真水,清澈無香,但卻晶瑩剔透,意味幽遠。”他說,這些日子自己已將《風起長安》通讀了兩遍,“從生活中尋找美,尋找那種奇妙的身心感受,爲寫作奠定生活之基、精神之基,也許就是周媛散文寫作的祕笈。”

而在肖雲儒看來,周媛作爲一個“兩棲作家”,既是新聞人,又是文化人,其作品的妙處在於既懂得銜接,又懂得避讓。“周媛是一位女性,卻躲開了小女人散文的寫法,她很少寫小情趣、小情感、小風景,她的作品往往是在關注社會,與大時代共振和同步。而從文學的角度,周媛又懂得不僅要關注事件,也要關注感情,關注心靈。所以我說,《風起長安》的‘風’,既是風光,也是風俗,更是作家周媛的風采和風格。”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平實的生活化語言最能打動人

李星說,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周媛作爲資深記者,內心世界的真誠。她的散文不拘泥於女性化寫作,她性格直爽,擅長用最直接的生活化的語言,記錄生活,反映人生。書中文章的角度新穎,比如她寫名家,常能寫出人們所不知道的名家的另一面,讓他們的形象更加立體,令人親近。

張培合說:“這本書中的很多文章我都是反覆看。如寫寒門子弟奮鬥成長的《盛沉其人》,寄託着作者人生情感的《四府街》,寫母女倆思維碰撞的《一張蔥花餅》等都令我心靈觸動。周媛的文字永遠是平實的,而文章貴在平實。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爲一個由頭,去引領大家享受真正的閱讀。”

周媛自己,則在分享中動情表示,她希望用《風起長安》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感恩與尊敬,“在我的心目中,長安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家,更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故鄉——她擁有的巨大的情感凝聚力,是其他任何城市所無法比擬的。”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讀者踊躍 《風起長安》脫銷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昨天的分享籤售會高潮迭起,除了文化名家爭相發言,朗誦藝術家曲波、主持人孫維還朗誦了《風起長安》中的散文《坐個車車到咸陽》、《青海的色彩》、《母親的花》節選。聲情並茂的朗誦,令聽者爲之陶醉。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沙莎動情演唱了她的代表作《關中關中》。昨天是母親節,現場一捧捧康乃馨散發着清香,沙莎演唱膾炙人口的《母親》時,專門走到讀者中間,令全場掌聲雷動,一片沸騰。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當天,《風起長安》現場籤售更令曲江書城裏人氣爆棚。熱情的讀者將籤售臺團團圍住,等待籤售的人們排起幾十米的長龍。昨天是週末,許多人帶着孩子而來,專門買一本書,說是要讓孩子從小了解長安文化。來自臺北的陳先生和朋友擠到籤售臺前,他們說自己是來西安參加絲綢之路博覽會的,能買到一本寫長安的書很開心。許多讀者讓作者周媛不僅在書的扉頁上簽名,還請她專門寫一句鼓勵的話,於是“讀書令人成長”,“讀書在於塑造健全的人格”“讀好書是一種幸福”的話語不斷書寫,令讀者感動。當天,曲江書城從出版社所進的數百本《風起長安》銷售一空,還有讀者不斷詢問。據書城工作人員介紹,分享籤售會前,曲江書城還在西安市新華書店系統進行調貨,結果還是滿足不了讀者需要。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西安晚報》文化現象”再受矚目 晚報資深記者周媛新書《風起長安》用文字記錄那人,那事,那座城……

對於當日到場的多位文藝界名家來說,《風起長安》所帶來的觸動不僅在於一本書,更在於媒體人在“新聞文學”寫作風格上的探索,他們也由此不約而同論及了“《西安晚報》文化現象”。

張培合直言,《西安晚報》是一張讓很多文化人都有情結、有情感的報紙。“這麼多年,它培養起了許許多多普通讀者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興趣,我也是其中之一。”爲《風起長安》創作19幅國畫插圖的著名畫家王保安表示,時至今日,《西安晚報》仍然是自己每天都要閱讀的一份報紙,“它是一張可以展示西安,代表西安的文化名片。”

文/西安晚報記者孫歡 圖/西安晚報記者尚洪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