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 宋雅婷)5月13日報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片區的就醫停車和交通擁堵一直以來都頗受大家關注,爲了改善就醫交通環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全力保障生命通道暢通,從2019年5月16日起,將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停車進出口及周邊道路交通組織管理措施進行重要調整。

調整後,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該如何走?怎樣才能方便高效的停車?從今日起,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將推出新一期民生點擊——“去華西醫院,怎麼走方便?”系列報道,爲網友們交通調整後的華西醫院出行攻略。

去華西看病爲何會如此堵?

入院日均人流量8萬人次以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位於漿洗街、人民南路、一環路、濱江西路圍合的區域,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醫療水平處於全國先進行列。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9年名列全國第二。2018年全年門、急診544萬人次,出院人次26.3萬,日均人流量8萬人次以上,日均入院車流量8000余車次。

根據成都市綜合交通大調查對華西醫院典型吸引點的調查,到達華西醫院的出行結構爲:公交車佔比35%,小汽車佔比30%,地鐵佔比19%,出租車10%,步行6%。從出行目的來看,就醫佔比43%,探視病人30%,上班20%,其他佔比7%。

據華西醫院提供數據顯示,華西醫院每日吸引人流量,按照小汽車出行比例35%,承載率2.1,週轉率2.5計算,醫院還需要大量車位。

哪個時間段最堵?

從7:00開始,每日峯值均大於11

同時,百度地圖交通研判平臺數據顯示,工作日電信路擁堵指數從7:00開始逐步上升,每日峯值均大於11,歷史最高達到14.58,工作日7點30至下午16點擁堵指數均大於1.8,交通擁堵十分嚴重。主城區擁堵指數最高也僅2.0左右,大於1.8的總時長約3小時左右。

今年以來,華西片區擁堵狀況呈惡化趨勢,擁堵指數峯值從1月的10.5上升至4月的13.3,增長幅度達26.7%,交通形勢日趨嚴峻。同時,通過對現狀車流量的調查,華西醫院周邊的電信路、電信南街、金陵橫路、公行道等主要道路已呈常態化飽和狀態,服務水平均達到“E”級以上,電信路的飽和度更是達到1.11,處於“F”級。

道路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評價指標分A到F六級,最高爲F級,表示嚴重擁堵。

新建川大停車場設車位1432個

開設免費擺渡車

爲了緩解川大華西醫學院附近區域停車難、交通擁堵、市民就醫不便的痛點。成都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地校聯合共建,在位於人民南路東側的川大華西校區田徑場修建了一個擁有車位1432個的地下停車場。同時,爲了方便就醫人員前往華西醫院的多個院區,並同步修建橫穿人民南路地下行人通道及連接公行道的地下車行通道。

成都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爲了給就醫車輛提供更爲快捷舒適的停車環境,市交投集團在川大華西校區田徑場底下停車場與公行道出入口的地下通道中將投放先期3臺擺渡車,採用無間隔的發車模式爲就醫人員提供免費擺渡。人民南路以東及一環路以南的就醫車輛均可通過川大停車場位於人民南路的入口進入地下停車場後乘坐擺渡車前往華西醫院,擺渡時間約2.5分鐘,步行距離僅100米左右。

目前,川大停車場公行道出入口已於2019年5月12日晚投入使用,爲配合優化方案的實施,華西醫院正在對院內地下停車場及出入口進行改造升級,預計5月15日晚全部調整完畢,16日正式實施優化調整後的交通組織方案。

華西醫院周邊交通示意圖

作者:但唐文 宋雅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