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上一則“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財政真實情況告訴孩子?”的問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人分享關於家裏財政情況的“血淚史”!

有網友表示從小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養成了別人眼中“摳門”的習慣,甚至有些自卑。

當然,不清楚家裏財政情況的孩子還在翹首以盼,期待家長會說家裏很有錢,一切都是爲了鍛鍊自己,這種偶像劇的劇情。

那麼,重點來了!財商,到底怎麼培養呢?

第一步:培養金錢主人翁意識,養成權衡取捨的能力

理財專家建議,“建立孩子金錢觀的第一步是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用一些小遊戲讓孩子體驗到擁有錢帶來的好處。

一位理財達人表示,“在孩子認識到錢能幹什麼的時候,更需要讓孩子意識到錢不能幹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寶貴的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要讓孩子學會知足,不要去和別人攀比。在弱化金錢的意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分享和合作的所得,會比金錢購買的所得更有意義。”

比如,有網友就分享了自己的帶娃體會,有一次,孩子所在的幼兒園開放了買賣區域,每個小朋友有20塊錢可以花,在和女兒交流如何用這20塊錢的時候,她得到了很多啓發:“她花10塊錢買了三塊三明治請好朋友一起喫,3塊錢買了個兔子玩偶,2塊錢買了三塊小橡皮,1塊錢被一個同學要走了,剩下4塊錢存進了銀行。小朋友保持了一貫大方的作風,既和朋友分享了食物,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幫助了別人,還剩下錢來存銀行,我覺得還是不錯的思路。”

第三步:培養記賬意識和目標意識

“在合理認識金錢的價值和意義後,要讓孩子形成記賬習慣。但記賬的根本並不在於記賬本身,而在於培養他們規劃金錢的能力。與之搭配,要注意樹立孩子的目標意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目標,比如買一個孩子很喜歡的玩具,然後每天通過和孩子做一次財務整理,把每天省下來的錢用作買玩具的基金,完成目標之後,孩子們會體會到理財的快樂,從而樹立他們的理財觀。”理財專家特別強調,學齡前兒童的耐心有限,針對這一階段兒童,家長設定的目標不宜過長,最好在三週之內。

對家長來說,還要注意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錢”的認知也是不同的,上來就要孩子理解怎麼買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等,顯然是不合適的。合理引導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哦!

此外,上述分析師還建議給孩子機會掙點“獎金”,因爲“掙獎金”可以讓孩子體會“一分汗水一分收穫”

不過要注意的是,孩子份內的事情不適合金錢獎勵,比如做作業、按時喫飯睡覺等。

專家提醒,財商培養給孩子帶來的變化會影響一生,包括提升成就感、幸福感;懂得愛惜,增強規劃性;此外,還可以提高數學水平哦!

想讓孩子得到更好的財商培養嗎?

想讓你家孩子做客直播間嗎?

看這裏

↓↓↓

綜合經濟日報微信公衆號(ID:jjrbwx)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FM10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