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機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來組成頭部!”

這是經典機甲動畫《戰神金剛》裏巨大的機器人合體時的說出的臺詞。現在守在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可能沒法體會,那個年代的我們聽到這句話時的激動心情。每天放學後的5點30分或是6點,電視上總能看到巨大機器人的身影。

曾經那些保衛地球和平,守護人類文明的機器人已經在大銀幕上越來越鮮見,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超級英雄,幸好我們還有《環太平洋》,當復仇流浪者的巨大身軀挺身而出,小心翼翼的穿梭在樓宇間與外星怪獸正面硬剛時,相信大部分直男都會腎上腺激素飆升,體會機甲特有的鋼鐵浪漫。

機甲和機器人不能劃等號?

機甲≠機器人!雖然我們下意識的會將巨大的人形機甲稱爲機器人,但兩者有着嚴格的區別。

機甲指的是“機械動力裝甲”,在空想科學主義的文學、動漫、電影中經常能夠見到。廣義來講,鋼鐵俠身上的那身鈦金屬鎧甲就屬於機甲,《機械戰警》也是美式機甲的代表。由此可見美式機甲的特點:大多與人體比較貼合,重機械感,整體給人紮實實用之感。

而因爲日本AGC文化在內地的強勢,大部分觀衆對機甲的認識,更多的還是巨大的人形機甲,修飾性的審美元素點綴在其光滑的表面上,配色也較爲花哨,而複雜的機械裝置、管道線路都不會輕易顯露,甚至有幾分華而不實。

《環太平洋》系列

早在《環太平洋》第一部上映時,那時還沒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就曾強調:“片中的不是機器人而是機甲!”《環太平洋》系列雖然有美國血統,但中的機甲更多的是繼承了日式機甲的特點。

《環太平洋》繼承了很多經典機甲作品中的“主僕”操作系統,並支持等比例可視化戰鬥情境即時還原,方便駕駛員操作根據戰場環境進行合理操作。在精神內核上,《環太平洋》系列將末日情結和小人物逆襲這樣的標準類型片化的敘事融入其中。

該系列勾起了很多人對於巨大機甲的童年記憶,將男人心中的鋼鐵童話搬上了銀幕。但首部影片上映時在北美票房表現不如預期,續集前景一度也並不明朗。如今《環太平洋2》終於上映,將會有四位不同型號的巨型機甲登場:復仇流浪者、鳳凰遊擊士、英勇保護者、軍刀雅典娜將守住太平洋的最後防線!

《魔神Z》系列

若要追根溯源,日式機甲可能是如今流行的搭乘式巨型機甲的始祖,同時也是超級系機器人的鼻祖。

“魔神Z”是兜十藏博士耗費15年心血製造的巨大戰鬥機器人,以鍶合金所抽取出來的“光子力”作爲動力來源。動畫的劇情現在看來比較低幼向,日本漫畫中熱血、友情等元素也隨處可見,還有那首經典的主題曲成爲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魔神Z》由日本著名漫畫家永井豪創作,今年恰逢他漫畫生涯五十週年,《魔神Z》也於今年1月推出了全新制作的劇場版動畫電影,人物更加美型,戰鬥場面更加絢爛,還加入了局部3D增強視覺效果,但在老粉絲中譭譽參半。

《高達》系列

雖然高達系列至今依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但細究起來,該系列也是貨真價實的70後。70年代《魔神Z》帶起了機甲熱,74年播出的《宇宙戰艦大和號》更是將機甲的舞臺搬到了宇宙。到了1978年,曾經參與過《阿童木》的富野由悠季開始着手創作一個新項目,這個項目便是《機動戰士高達》。

1979年,高達系列第一部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79》播出,聯邦軍和各方勢力的星球大戰拉開大幕。我們最熟悉的《高達SEED》與《高達SEED DESTINY》系列分別於2002年和2004年推出,直到今天,《高達》系列依然經久不衰,推出的相關動畫、漫畫、小說不計其數。

《高達》系列

高達的歷史已經快40年,作品中登場的機甲造型不計其數,白底紅藍加身的初代高達奠定了整個系列的機型美學,之後的Z高達、MK-II等經典機型都源於此。當然,必須提到的還有扎古,被量化生產最多的MS(Mobile Suits),其經典的造型也在《環太平洋》第一部中被借鑑。

《超時空要塞》系列

《超時空要塞》系列將《高達》式的人形機甲和《宇宙戰艦大和號》堡壘式機甲融合在了一起,在當時颳起的熱潮完全不輸《高達》系列。當然,比起機甲,《超時空要塞》捧紅的其實是那個叫林明美的中日混血少女,她的歌聲左右了機甲大戰的戰局,在整個動漫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金和聲公司曾把《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紀》三部作品剪輯在一起製作成了大名鼎鼎的《太空堡壘》,爲一代美國青少年補上了這頓日式機甲大餐。幾十年後的今天,手握版權的華納公司依然想要將真人版《太空堡壘》搬上大銀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戰神金剛》系列

《戰神金剛》是小時候電視上最經常播出的一部機甲動畫,其相關的盜版玩具不知在那個年代養活了多少玩具作坊。其實《戰神金剛》是美國人將兩部日本動畫《百獸王》與《機甲艦隊》統一包裝爲《戰神金剛》發行,並通過字幕配音的方式包裝成了“一部”動畫,再後來被國內電視臺以美國動畫的名義引進。

《百獸王高萊恩》中,五位成員組成小隊,分別駕駛一架機器獅,在戰鬥時合體成爲巨大的機器人百獸王,成爲最早的合體型機器人之一;而《機甲艦隊》中的巨大機器人更是破天荒的由15架機甲裝備組成,其中海陸空機組各五架機甲,開頭提到的“我來組成頭部”這句經典臺詞正是出於本部動畫。

《六神合體》系列

同一時代,機甲合體組成超級機器人蔚然成風,另一部該類題材的作品也成爲一代國人的集體回憶,這便是《六神合體》。

如今你已經很難回憶起這些動畫到底講了什麼,無非就是正義戰勝邪惡,機甲獲得勝利的故事,但是腦海中依然無法忘記五個機器人合體變身時的每個環節,特別是紅色機器人鑲入藍色機器人身體之中。當然還有那首經典的中文主題曲——六神合體的雷霆王,哦哦哦哦哦~

其實《六神合體》來頭不小,漫畫原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橫山光輝,幾位機器人由反抗獨裁的游擊隊員駕駛。

《機械威龍》系列

《環太平洋》不是第一部受到日本機甲文化影響的真人機甲電影,早在1990年,曾經拍攝過《活跳屍》的B級片導演斯圖爾特·戈登就推出過一部《機械威龍》,當時影片也被引入到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播出,片名被譯作《超級機器人大戰》。

故事有些老套,核戰之後,敵對的兩國選擇用各自制造的機器人單挑來解決問題,於是兩座巨型超大機甲爲了爭奪阿拉斯加的領土,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決戰。

如今看到這些劇照,是否能喚起你兒時的回憶呢?

《機動警察》系列

只要有機甲的世界都不太平,不是核爆之後,就是外星入侵,而在《機動警察》中,對機甲在現實世界的實用性有了更加廣泛的探索。影片中的警用Labor主要針對相關的機甲犯罪而投入使用,主要起到巡查作用,並配備相當的防禦裝置和火力壓制裝置。相對其他苦大仇深的機甲作品,《機動警察》整體基調更加輕鬆詼諧,同時也不乏深意,著名導演庵野秀明在拍攝該系列時風格逐漸走向成熟,纔有了之後大名鼎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

《魔神英雄傳》系列

輕鬆搞笑的劇情,Q版的人物造型,《魔神英雄傳》系列與傳統的機甲動漫風格迥異。80年代機甲動畫成爲主流,太多同類型作品逐漸同質化,也有不少製作人探索該類型的其他可能,《魔神英雄傳》就是一部這樣的作品。同類型的作品還有一部《魔動王》值得一提。

相比空想科學背景的其他機甲作品,《魔神英雄傳》加入了更多魔幻元素,但是正所謂換湯不換藥,機甲造型依然是該系列最大的賣點。該系列在當時也曾被引進到國內,相信不少朋友都還記得瓦塔諾站在神龍頭上指揮作戰的英姿。

《五星物語》系列

有生之年系列之《五星物語》!同樣是在80年代末,《五星物語》賦予了機甲動漫完全不同的氣質,古典歐洲化的憂鬱故事,配上女性化的唯美畫風,讓這部作品在當時顯得十足另類,這也是《五星物語》的粉絲以女性羣體爲主的原因所在。龐大的世界觀和機體設定更是讓《五星物語》有了被很多人奉爲神作的理由。但是,該系列至今在銀幕上也只推出過一部66分鐘的動畫電影,漫畫中更爲龐雜的人物關係、宏大的世界觀設定根本沒能在影視作品中體現。

《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

終於講到了EVA系列。嚴格來講,EVA並不是純粹的機甲設定,EVA本身是巨大人形生物“Angels”的複製體,儘管駕駛員可以對其進行駕駛,但EVA在一些關鍵時刻也明確的表現出了自己的意識,在駕駛員陷入昏迷時機體進入暴走狀態。在劇集中,共有四款EVA登場,分別是綾波麗駕駛的零號機(視作機)、真嗣駕駛的初號機、明日香駕駛的二號機、鈴原東治駕駛的三號機。《新世紀福音戰士》對機甲動漫以及整個動漫發展影響巨大,除了意識流的故事、性格複雜的角色外,另類的機甲造型審美也獨樹一幟。

《反叛的魯路修》系列

進入新千年,機甲動漫的熱潮已經褪去,機甲以輔助元素活躍的影視作品當中,比如提起《反叛的魯路修》,大家想起的首先是美型的人物、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微妙的情感處理,最後纔會想到每個角色在片中的座駕吧。在這樣一個《王子復仇記》式的故事中,主角魯路修在兩季動畫中共駕駛過無賴、高文、蜃氣樓三座戰機。

《交響詩篇》系列

《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後,越來越多的機甲類作品在角色塑造和世界觀設定上下了大功夫,《交響詩篇》不僅做到了以上這些,還是一部故事架構上更靠近傳統機甲動畫的還魂之作。雖然被不少人詬病情節發展緩慢,但恰巧是這種細膩動人的風格讓該系列贏得不少真正的擁躉,被不少人奉爲《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後最好的機甲類動漫。

彩蛋

最後,時光君獻上獨家機甲大混剪,在一幀幀光影中,找回最初的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