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李家村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孩子們放假回來經常會來學校看看母校,和劉彬聊聊天,聊聊學習,聊聊未來。他叫劉彬,彭水縣走馬鄉李家村小的負責人,也是一名老師,更是學校的管理員兼保安。

彭水縣走馬村中心校李家村小的孩子們,每天上學都會碰到一個面帶微笑戴着眼鏡的老師,看見同學們,他總是會囑咐一些注意冷暖、好好學習之類的話語,孩子們親切的稱呼他爲“眼鏡哥”。

他叫劉彬,彭水縣走馬鄉李家村小的負責人,也是一名老師,更是學校的管理員兼保安。出生貧寒的他,從小就嚮往着講臺,夢想着有一天能走上講臺,成爲一名人民教師。1994年,24歲的他剛好碰到彭水縣走馬鄉李家村小招一名代課老師,他很幸運的做了一名代課老師。走上講臺那一天,他很興奮,他立志要成爲一名好老師。

25年過去了,他將教學事業融入到自己的血液裏,不僅給學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更是以校爲家,每天第一個進校,最後一個離校,天天如此。近日,記者走進彭水縣走馬村中心校李家村小,見到這位面帶笑容的“眼鏡哥”。

教學爭先 不負學生

從彭水縣城出發,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後記者趕到了海拔800米距彭水縣有68公里的李家村小。這裏離彭水城區較遠,交通落後,孩子們上學極其不便,如果不在李家村小讀書,孩子們必須要走10公里的山路到走馬鄉中心校上學。

“很多條件好的家庭都帶着孩子在城裏或是鄉里租房上學,但一相對於條件差的學生只能選擇就近讀書。”見到劉彬的時候,天剛下完雨,他正在學校和學生們清潔牆壁,準備和孩子們做手抄報。據他介紹,這是一位日本的愛心人士資助建設的文化牆。

進行現代化教學。

李家村小現在有130餘名學生,共有從學前班到六年級七個班。“別看人少,我們對孩子教學絲毫不懈怠。”劉彬說,學校孩子們無論是學校成績還是德育教育都很重視,從他任教以來,學校班級多次拿下了全鄉成績第一名。而李彬個人,每年多次獲獎,從2016年到2018年連續3年被評爲全縣優秀教學工作者。

以校爲家 堅守25年

劉彬說,他1990年高中畢業,1991年在外打工,1992年9月回家鄉自辦六年級,因當時六年級撤併到走馬鄉中心校,1993年9月至1994年9月在走馬鄉關坪村自辦一年級,六年級。1994年,劉彬成爲了李家村小的一名代課老師,2007年全縣公招教師考試,劉彬順利通過考試,轉爲正式教師。

“以前學校條件特別艱苦,圍牆沒得,廚房也沒得。”劉彬說,25年來,他深深愛上了這份職業,也是因爲熱愛才讓他堅守了這麼多年,他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孩子們就是他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他一定是第一個到校,每天晚上他也是最後一個離校,除了重大事情,學校怎麼都會有他的身影。

關愛學生 知心“眼鏡哥”

因爲李家村小離縣城遠,留在學校上學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最缺的就是關愛。劉彬發現了這一點,要求學校老師對待每一位學生們尤其是困難學生要特別關愛,並且和老師定期做家訪,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問題。

課後與學生在一起。

因爲劉彬工作中和生活中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孩子們都很喜歡他;因爲他戴着眼鏡,孩子們親切的稱他爲“眼鏡哥”。如今,李家村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孩子們放假回來經常會來學校看看母校,和劉彬聊聊天,聊聊學習,聊聊未來。

夢想實現 建起球場

“我們雖然是村小,但我希望孩子們能夠和中心校的孩子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上課,下課了能在綠油油的足球場踢球。”劉彬說,爲了這樣的夢想,25年裏他一直在不斷的努力。

25年來,劉彬一直在爲此奔走。直至2016年,重慶王源跑跑團爲學校捐贈了辦公電腦一臺、功放一套、學生的文具和書籍若干;2018年,重慶一個愛心團體得知劉彬的故事後,爲他捐助6萬元用於球場改草坪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日本一位愛心女士資助的文化牆也建設完工;同年,重慶市扶貧辦協會也爲學校捐助5萬元用於校園班班通建設。

如今,李家村小的孩子們不僅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上課,下課了能在500平方米的綠油油的足球場踢球,課後還能在學校享受一頓美美的營養午餐。看着如今美麗的校園和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劉彬笑了。

作者:黃英

來源:武陵都市報

總編:汪 彬

主編:龔節佑

編輯:李萬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