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东城》)

清人沈宗骞说: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以入诗者,均可以入画,以上诗句色彩鲜明,意趣横生,皆可以作画本矣。赵孟頫的杰作《鹊华秋色图》又何尝不是一首绝妙的诗昵?图中平川洲渚,江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设色平和雅致,淡彩和水墨交互晕染,使之显得湿润融合,草木华滋,一如他的山水诗那样清新俊逸。画家将自己的诗情,完全融入了画的意境之中,诗情画意达到了高度一致。

其二是画上配有题画诗,诗与画直接搭配,二者相得益彰。题画诗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画意题诗。画一般不是自己所为,写的诗也一般不题在面上。第二种画意诗本身就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画作为题材、对象加以题咏,在六朝时就出现了,但不普遍。到了诗画都繁荣发达的唐代,题画诗才日益多了起来,数量甚为可观。然而唐以前传世的画迹不多,题画诗也鲜有出现在画面上。北宋中期后,文人画运动逐渐兴起,苏轼、文同、米芾等人,精于诗画,擅长书法,使诗书画进一步融合。但多数题画诗可能是题在画前或跋在画后,还没有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人沈颢在《落款》中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也就是说,真正把诗书画融合成完整的艺术品的是在元代。赵孟頫作为元初诗书画坛上的巨匠,不但根据别人的画写了大量的题画诗,还推出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资料来源:http://www.zihua010.com(北京字画批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