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别朗读节目《我们学习吧》(三十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期《我们学习吧》摄制组一同走进了新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和可爱的孩子们一同朗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感受到了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青春气息。本期我们来到了新区第一中学,一起穿越回宋朝,重温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赏析: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上片望月,即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记者:袁波 白一玉

编辑:刘佩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