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突圍

第十四集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會怎樣?

《史記》記載孔子“孔子貧且賤”,連孔子自己都說,“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麼說來,他是個窮人。

孔子心態很好,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算是深諳“窮開心”之法, 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顏回走在集市上,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買布的人說:“三八二十三,你爲什麼收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上前勸架:“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啦。別吵了”。買布的人不服氣,指着顏回說:“你算什麼?我只聽孔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

顏回火冒三丈:“如果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人說: “那我就把腦袋給你。你錯了又怎麼辦?”顏回說:“我把帽子輸給你。”

兩人找到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哈哈大笑,對顏回說:“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

顏回覺得孔子老糊塗了,無奈地把帽子給了買布人。見買布人拿了帽子,高興地離開了,孔子才告訴顏回:“你輸了,只是輸一頂帽子,他輸了,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這個故事放在今天就是: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 孔子的好心態,只要你想,你也可以擁有!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

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國慄邑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無爲而治;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曾經曰過”的金句太多了,很多道理放在今天依然發人深省,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孔子說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爲窮困而改節。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本期演播人

柴 巍

THE END

音頻丨張悅

製作丨天琦

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