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荒”到“芙蓉湾” 记农村妇女陈玉梅的致富梦

朱坊莲藕长势喜人

从“北大荒”到“芙蓉湾” 记农村妇女陈玉梅的致富梦

朱坊莲藕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5月13日讯(记者 王君彩 孙凯 通讯员 薛清月 王震 高伟祥 张潇)“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是对江南水乡莲池的真实写照。如今,这幅场景竟然在惠民县麻店镇碧玉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出现。百亩莲叶连天接地,迁徙候鸟驻足停留,曾经祖祖辈辈望而生畏的“北大荒”现在成了一片绿色“聚宝盆”。

盐碱地难倒庄稼汉

在惠民县麻店镇刘桥村村北是一片地势低洼的盐碱地,与村子距离较远,排水条件极差,逢雨必涝让老百姓种植的粮食作物几乎颗粒无收。村民们祖祖辈辈开垦,终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芦苇荡。“这片地可难倒了庄稼汉,种啥啥不活,连个像样的生产路也没有,老辈人戏称这里是北大荒”。刘桥村村支部书记刘宝敏说着眉头又皱了起来。比周边地势低出近一米,坑坑洼洼,低处存着水,高处泛着碱,这片“北大荒”成了刘桥村以地为生的老百姓的心头病。

农村女人旱地里种出白莲藕

平日里村民们都不来一趟的“北大荒”在陈玉梅眼里却是一片宝地。“种粮食逢雨就涝,种莲藕却正合适”家住朱坊村的陈玉梅早就看上了这片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其实,早在2011年,陈玉梅就拿出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攒下的13万元积蓄在自己村改造了3.7亩的水泥池塘,开始了在旱地里种植莲藕的探索。水泥池塘虽然有了收益,但是高投入、回本慢,别人异样的眼光让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犯了难。“在旱地里种莲藕,村里人都说我白折腾”陈玉梅笑着说。2012年,陈玉梅用家里仅有的6万元试着用防水膜建了5亩池塘。防水膜隔碱、保温、保肥,当年,防水膜池塘里的莲藕竟然比水泥池塘的莲藕提前一个月上市了,亩产达到了5000斤。“踩藕人踩出白莲藕的那一天才睡了第一个安稳觉”这个坚定惯了的农村妇女眼里泛着泪光。

把“家”搬进“北大荒”

思路一新,黄土成金。早在试验种植莲藕初期,陈玉梅便注册成立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看着眼前100多亩的“北大荒”,她不止一次想象着荷叶连天的景象。2013年,陈玉梅贷款100万元,流转了“北大荒”的120亩土地开启了她旱地养藕的新征程。陈玉梅几乎把“家”搬进“北大荒”,天天在池塘间看着莲藕的长势,就在这细心的观察中,让陈玉梅又有了品种改良的打算。2014年,引进“鄂莲四号”“雪莲”等新品种,更适宜当地生长,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旱地莲藕的品质。“一年投入,多年收益,管理上要细”陈玉梅正在给河北、济南、临沂等地慕名而来的客商介绍旱地莲藕种植经验。“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最辛苦,光种地不行,必须要发展适宜的产业”陈玉梅说。

昔日“北大荒”,今日“碧连天”

“做梦也没想到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今天这样。”刘桥村村支部书记刘宝敏说。昔日里不平整的洼地如今是一片整齐排列的防水膜藕池,藕池又是鱼塘,清澈见底的水里鲫鱼来回游动,藕池间还种植着油菜、菠菜等农作物,荷花开时,莲叶田田。曾经的“北大荒”如今大换了新颜,不仅是带动群众致富的成功经验,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示范。

近年来,麻店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途径,成功培育了类似的瓜菜专业合作社75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陈玉梅的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曾经的‘北大荒’,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芙蓉湾’,这位农村妇女正带动着老百姓往好日子上奔。”刘桥村村支部书记刘宝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