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道光三十年,京师圆明园慎德堂,六十九岁的老皇帝走到了生命终点。众目睽睽下,一个神秘的匣子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层黄纸,上面写着道光二十六年等字样,说明三年前,道光皇帝准备好了这份材料。

黄纸里面是什么呢?轻轻打开,天哪!还是一层黄纸,上面写着俩字:万年。一份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文件,真是非同小可,再往里看,是两份密旨,主要两个意思:第一,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第二,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老皇帝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储君,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把另一个皇子封为亲王也写在里面,就显得不同寻常。三年前,老皇帝心里实在是犹豫不决。

众所周知,四阿哥就是未来的咸丰皇帝,人们对他的印象主要是无能、好色、没有作为之类的,19世纪50年代,满清的江山在他的手中江河日下、岌岌可危。相反,恭亲王给人们的感觉就要好很多,特别是开启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等等。回想起来,道光皇帝寿命不短,膝下的皇子也并非一个两个,他为什么要选择奕詝继承大位呢?奕詝能力平庸,形象还不好,有一次南苑打猎,他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落下了后遗症,从此走路不是很方便,皇帝这个职业,曝光率这么高,形象得好,否则让人笑话,奕詝身体、才华都不行,怎么就当上了一把手?皇六子奕䜣,还有光绪的爸爸皇七子奕譞为什么不行?

不受待见的大阿哥

终道光皇帝一生,总共有九位皇子,他们的年龄相差极大。长子叫奕纬,出生在嘉庆十三年,幼子叫奕譓,出生在道光二十五年,兄弟俩足足差了三十七岁。我们按照时间段,可以把道光皇帝的儿子们分为三个批次。

第一批,从皇长子到皇三子,他们都出生于道光十年之前。皇长子的生母是个婢女,地位低下,也不知道光为什么一时兴起,让人家怀孕了,生下了长子。事情传出去,还是王爷的道光脸都丢尽了,高贵的皇子,竟然和卑微的婢女生了小孩,亏大了,亏大了。可嘉庆皇帝高兴呀,又添了个孙子,当即下令,封奕纬生母为侧福晋,这样一来,你们俩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了。因为母亲的缘故,也由于自身顽劣的个性,奕纬始终不讨父亲喜爱。好多年了,还是个贝勒,待遇没有半点提升。皇次子、皇三子出生于道光九年左右,都不幸夭折,为了表达怀念之情,父皇把他们葬在姐姐端悯固伦公主的园寝里。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转眼就是登基后第十个年头,道光皇帝快五十岁了,竟然只生过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早殇,唯一健在的奕纬又是这幅德行。怎么办啊!大清江山,托付给谁呢?死马当活马医吧!让奕纬好好学习,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可惜奕纬还是那么不成熟,多年不受待见,心里的阴影面积很大。师傅怎么教导他,他都无动于衷。有一次,突然爆发了,对师傅怒吼:以后我要是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师傅一听,吓得嚎啕大哭。皇帝就他一个儿子,如果登基了,我全家性命都保不住,凉凉。

很快,这句话传进了父皇耳朵里,道光顿时勃然大怒,小兔崽子,师傅也是你敢威胁的!就亲自跑过来教训奕纬,可能是气过头了,下手有点重,一不小心,打到了要害之处。受此挫折,奕纬心力交瘁,抱病不起,没过多久便去世了。道光尽管懊恼,终究无济于事,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

靠边站的皇五子

皇长子的死,令道光皇帝陷入新的烦恼。知天命的人了,身体一天天衰老,以后还能生出皇子吗?他不敢做出类似的保证。年轻的时候不怎么行,老了就更难了。

为了繁衍子嗣,他一直在选秀女入宫,道光二十年,那俊十五岁的女儿入宫了,封为琭常在,此时道光已经五十九岁了。幸运的是,后宫很快传来了喜讯,皇子诞生了!皇子诞生了!还不止一个。也许是道光用了什么宫廷偏方,接下来的时间,从皇四子一路生到皇九子,六十四岁还生小孩,焕发了第二春。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数量虽然多了,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无非就是皇四子、皇五子和皇六子。道光二十六年制定立储诏书时,皇七子奕譞不过六岁,年龄太小,老八、老九更不用说了。国赖长君,有年长的皇子为什么不立呢?主少国疑,正是后宫、大臣夺权的好机会,道光不敢冒这个风险;而且皇七子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考察,万一长大后和奕纬一样,不成器呢?为了稳妥起见,道光不敢也不可能考虑他们。

皇四子、皇五子同年所生,皇五子叫奕誴,仅比哥哥小六天,个性十足,不受父皇喜爱,屡屡受责。奕誴海量,特别喜欢喝酒,有一次请别人吃饭,只允许客人拿酒杯,不允许动筷子,客人喝着喝着,饿的饥肠辘辘,百般请求,王爷总算大发慈悲,让下人端来了饺子,客人大喜,连忙开动,结果辣的要命,根本无法下咽,只能乖乖陪王爷喝酒,身边的的奕誴哈哈大笑,心里无比快乐,奇葩到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道光失望之余,把奕誴过继给死去的弟弟绵恺,你都不是皇帝的儿子了,当然没有继承权一说。

为什么是咸丰?

接下来就是皇四子和皇六子了,道光这位老皇帝、老父亲,为什么要选择皇四子呢?咱们先看正史,正史是不可能记载这些东西的,哪个红头文件会写宫闱秘事呢?回避都来不及,就怕外人想入非非。那就看野史吧,野史说了不少,不一定可信,但是从道光留下的两份遗旨看,未必是空穴来风。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有观点认为:是奕詝的仁爱之心打动了道光皇帝。某年某日,道光皇帝组织了一次狩猎,让两个儿子比武。满洲以骑射问鼎天下,今天谁打的猎物多,谁就获胜!身体强壮的六阿哥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三下五除二,斩获颇丰;等到结束时,两位皇子回来交差,只见六阿哥不负众望,带来了许多战利品。而四阿哥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道光有些纳闷了,列祖列宗的骑射本领都不错,怎么我这代就不行了,四阿哥一样猎物都没没有,平时在干什么?就算自己不行,让侍卫出出手,打几只兔子总可以吧!太令人失望了!谁知奕詝特别善辩,说现在是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儿臣实在是不忍心杀害生灵,与兄弟们争个弓马之长。道光一听,特别感动,没想到我儿子如此仁爱,以后万一继承了大统,肯定是百姓拥护的好皇帝,反正不会是暴君。

还有一件事,道光晚年,曾经把皇四子和皇六子叫到床前,想考验他们的治国水平。题目是:假如父皇驾崩了,你们将如何治理天下。奕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很快提出了很多办法。轮到四阿哥了,就听见他一直哭啊,哭啊,没完没了。什么情况?原来,四阿哥听到父皇要驾崩这句话,忧伤过度,不能自已,根本没有心思去想什么治国之策。道光知道后非常感动,小伙子,就是你了!我的宝座,就由你来继承吧!

然而,眼前发生的一幕幕都不是奕詝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在表演,教他这样做的人是师傅杜受田,道光皇帝被骗了。杜师傅准确抓住了老皇帝的心理需求,扬长避短,克服皇四子体力、智力等方面的缺点,打出仁孝这一金字招牌。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杜受田

现在道光可看清楚了,两个儿子,一个德行突出,一个才华突出,该怎么选呢?是看重前者还是重视后者?现在满清的统治一天不如一天,已成中衰之势,嘉庆、道光两代君主,都有志于改革,最后却不了了之。眼下的局面,需要有能力的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可是,奕䜣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他的才华虽然胜过哥哥,毕竟年轻,没有社会阅历,真要是上台了,大刀阔斧的干一场,成功了,最好不过,失败了,积蓄已久的社会矛盾爆发,王朝就会出现动荡,甚至有马上覆灭的危险。奕詝虽然平庸,好歹仁孝,不会做出格的事情,他上台了,稳定,不会有大的变动。

最终,道光皇帝选择了稳妥路线,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谨慎小心、暮气沉沉的六十衰翁,不愿折腾,也没有什么闯劲。有一次,他曾对某位上任的官员说:“譬如人家一所大房子,年深日久,不是东边倒塌,即是西边剥落,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听任破坏,必至要动大工。”宁愿小修小补,不愿大破大立,这就是道光皇帝的处事办法。让奕詝上位,他仁爱孝顺,能力一般,不会有大动作,至少保本,即使无法中兴,王朝也不会有剧烈的动荡,维持既有的现状吧。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就这样,年仅十九岁的奕詝登上了皇帝宝座,他统治的,是一个人口超过四亿、腐败丛生、千疮百孔的江山。没多久,洪秀全在广西起事,咸丰皇帝急的焦头烂额,连连哀叹。政坛有时候就像舞台,特别需要演技,如果道光皇帝了解了宝贝儿子的真实面目,不知会作何感想。咸丰虽然执掌了天下,可他才不配位,德不配位,对国家、对百姓、对本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十一年后,他在避暑山庄凄凉地死去,留下孤儿寡母,还有八位辅政大臣。

END

图片来自网络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读书,让房玄龄不仅怕老婆,还怕女儿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98版《水浒传》最好的四处改编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一段关于8小时的斗争史,劳动节你到底在纪念什么?

商务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