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遏制投機炒房,精準施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經市政府研究,在《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蘇州市區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府﹝2016﹞119號)、《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意見的通知》(蘇府﹝2016﹞150號)文件政策基礎上,補充通知如下:

一、調整土地出讓報價規則,將土地出讓報價條件從定值調整爲區間設置。

將土地競價超過市場指導價10%(不含10%)需工程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預售許可的規定,調整爲超過市場指導價5~10%需工程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預售許可

將土地競價超過土地出讓市場指導價25%(不含25%)後轉爲一次報價出讓方式的規定,調整爲超過市場指導價10~25%後轉爲一次報價出讓方式。

一次報價區間相應調整。具體出讓地塊報價規則及相應要求在土地出讓方案和出讓公告中明確。

二、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東起京杭運河,西至珠江路,南至竹園路,北至鄧尉路)新建商品住房實施限制轉讓措施。

自本意見發佈之日起,限制轉讓區域內新取得預(銷)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含已經取得預售許可尚未開始網籤的項目),購房人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滿三年後方可轉讓。

三、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二手住房實施限制轉讓措施。

自本意見發佈之日起,購房人通過二手住宅市場交易新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五年後方可轉讓。

四、蘇州工業園區和其他市(縣)、區,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完善施教區內住房的學位政策。

五、在蘇州工業園區全域內,新取得預(銷)售許可的商品住房,實行人才優先購買政策。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預(銷)售許可建築面積50~60%的住房,優先出售給在蘇州工業園區就業、創業並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人才。

人才的具體認定標準及優先購買政策,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另行制定。

六、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5月11日

房地產專家解讀

房地產專家盛承懋認爲,蘇州四月份園區、新區二手房上漲相對較快,土地拍賣溢價率相對較高。同時購房者對未來樓市價格的預期受到刺激,覺得未來蘇州房價還會持續上漲。在這一節點上,市政府出臺這一政策是有正對性的、有的放矢的,體現了對中央“房住不炒”精神的貫徹,穩定了市場預期。

針對土拍競價機制的調整,盛教授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區域中,蘇州的土地儲備相對其他城市來說是比較緊張的。預計下半年還會有更多土地出讓,這次調整爲抑制土地競價過熱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在土地供小於求的情況下,這一政策有助於在未來繼續加大土地供應的同時,有效防止地價過快上漲,減少上漲預期。

全國“限售”城市情況

江蘇已有多城加入

作爲率先提出限售政策的廈門

(首批限售房源已獲入市資格)

兩年前,樓市上漲的齒輪轉動起來後,從一線城市開始,全國50多個城市先後開啓了“限售”的模式。

蘇州樓市新政出臺!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 二手房限售5年

蘇州樓市新政出臺!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 二手房限售5年

蘇州樓市新政出臺!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 二手房限售5年

表:全國“限售”城市情況

如今,國內最早出臺限售令的城市,比如廣州、廈門、福州、長樂、常州、東莞、揚州、濟南等,首批限售房源已滿兩年,陸續獲得交易資格。

蘇州樓市新政出臺!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 二手房限售5年

江蘇的南通啓東、常州、揚州、南京、無錫、蘇州張家港也在2017年先後加入了“限售”隊伍,徐州也在2018年發佈了限售新政。

來看下廈門吧!

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出 “限售”政策的城市——廈門:

自2017年3月25日起,廈門開始執行新規:居民新購買住房,需在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2017年3月份限售新政頒佈以後,廈門二手房成交量近乎腰斬。

  • 2017年3月,二手房成交7000套左右。
  • 2017年4月,二手房成交3830套。

    去年下半年,廈門樓市迎來寒冬,樓盤降價、虧本銷售的消息不斷傳出。

    蘇州樓市新政出臺!部分重點區域新房限售3年 二手房限售5年

    不過,今年開年以來,廈門的新房市場回溫跡象明顯,開發商推盤速度明顯加快,新房供應有較大幅度上漲。

    如3月份,廈門有9個重點項目開盤,多項目開盤去化情況可觀。(當月廈門商品住宅供應面積達8.52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38%;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0.96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13%。)

    與去年下半年進入冰凍期形成反差,今年二手房市場也刷新近兩年來新高。

    如3月份,廈門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達到4433套,環比上漲154%,同比上漲388%;成交面積爲425879平方米,同比上漲384%。(1至3月全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9345套,成交面積90萬平方米。)

    有聲音認爲,廈門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客羣開始重新佔據上風,且所佔比例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而這部分客羣對於房產的主要訴求是住,而非投資。這就使得,當所謂的“解套”房源到期後,並不見得會流向市場。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