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堅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重點圍繞推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推行幫辦代辦、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互聯網+”服務能力等,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任務,明確落實保障措施,力求目標更明確、措施更具體。《措施》聚焦企業和羣衆辦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推動“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再提速、再提效,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羣衆獲得感強”的一流營商環境,爲全面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保障。

5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省政府辦公廳於5月6日正式印發的《關於聚焦企業和羣衆關切深化“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的措施》(魯政辦字〔2019〕83號)。

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宮志遠介紹,《措施》總體上圍繞1個目標定位,制定了8個方面的26條措施。《措施》聚焦企業和羣衆辦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推動“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再提速、再提效,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羣衆獲得感強”的一流營商環境,爲全面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保障。

01

一是推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包括5個“一窗”,分別是升級“實體一窗”、整合“網上一窗”、優化“掌上一窗”、做強“熱線一窗”、延伸“基層一窗”。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省、市、縣三級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試點,2020年全面推開。今年還要實現省和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運行。

二是推行主動服務、貼心服務,以辦好羣衆眼中“一件事”爲標準,全面推開幫辦代辦,強化事前告知,暢通政策互動渠道,打通事項辦理鏈條,推動關聯事項“一鏈辦理”。

三是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組織省直有關部門按系統梳理規範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實現同一事項在省、市、縣三級,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申請材料、辦理環節、流程和時限等要素統一。

四是持續推進減權放權、減證便民,進一步精簡省級行政權力事項,深化擴權強縣改革,實施“市縣同權”,嚴格證明事項清單管理,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

五是開展中介服務專項治理,依法規範中介服務行爲,培育壯大中介市場,做大做強網上中介超市。

六是深入推進公正監管,實施信用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快“互聯網+監管”平臺建設,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

七是提升“互聯網+”服務能力,深入推動事項上網,強化基礎數據支撐,加快既有系統改造,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提升核心服務能力。八是完善政務服務評估評價,落實政務服務“羣衆評”,倒逼服務承諾落實,繼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強化政策效果評估,營商環境的評價結果和改革成效的評估結果都將向社會公佈。

02

整體上看,《措施》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注重政策延續。根據魯廳字〔2018〕31號文件和魯政辦發〔2018〕32號文件部署的各項任務措施的貫徹情況,從抓落實的角度出發,梳理需要進一步深化的改革任務,以“一窗受理·一次辦好”爲主線,明確今年改革的具體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政策的延續性。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對照今年國務院和省政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要求,圍繞基層、企業和羣衆最爲關切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逐一研究剖析,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改革的實效性。

三是突出改革創新。堅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重點圍繞推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推行幫辦代辦、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互聯網+”服務能力等,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任務,明確落實保障措施,力求目標更明確、措施更具體。

記者 | 劉卓羣

責編 | 馮欣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