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體思維主要可以用於推進我們去思考問題,除了新產品上市計劃的制定時可以用4P來思考,分析老產品是否要退市,也可以用4P理論來考慮:。4P理論主要是站在企業角度去考慮問題,企業想做這樣的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策略,但消費者的對應想法是怎麼樣。

生活、工作中,一堆問題:

  • 面對老闆提出的問題,應該用哪些數據去分析?
  • 新產品上市,應該怎麼計劃?
  • 老產品要不要退市?
  • 店鋪生意差了,怎麼分析原因?
  • 打算做個促銷活動,方案怎麼寫?
  • 怎麼和老闆談加工資?
  • 甚至對於單身狗來說,怎麼脫單?

我們遇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沒有思路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去分析這些問題呢?

對以上的問題,我們或多或少地都能想到一些點,但就是覺得自己思考得不全面,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立體思維,立體思維可以幫我們提供一個思考框架,全面系統地去分析工作中的很多業務問題,甚至大家用得靈活了,放在生活中也是同樣可以適用!

以下給大家介紹2種立體思維,好好理解,肯定會對你的思維提升有很大幫助~

4P分析理論

我們之前是以制定新產品上市計劃作爲舉例,分別去考慮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就可以爲你提供很好的思路了。

所有的立體思維,大家都要把它用活了,而不要太死板,不要鑽牛角尖!立體思維主要可以用於推進我們去思考問題,除了新產品上市計劃的制定時可以用4P來思考,分析老產品是否要退市,也可以用4P理論來考慮:

產品(Product):產品的賣點是否已經削弱了?甚至賣點已經不存在了?……

價格(Price):定價是不是太高了?還是競品的價格做得太低搶生意?……

渠道(Place):渠道銷量已一直在走下坡路,經銷商也不看好了?……

促銷(Promotion) :促銷方式玩了各種花樣,還是銷量不好?……

具體大家可以結合實際場景去套用發散思考。所以大家學立體思維,一定要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4P理論主要是站在企業角度去考慮問題,企業想做這樣的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策略,但消費者的對應想法是怎麼樣?4P是沒有涉及到的,所以還可以用4C分析理論去補充,4C就主要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Customer Value(顧客價值):企業制定Product策略要分析商品的賣點,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帶來什麼價值?消費者的買點是什麼?企業說某個產品有n個賣點,吹得天花亂墜的,但是可能對很多消費者一點用都沒有,那消費者爲什麼要買你的產品呢?

Cost(成本):企業進行Price策略制定時,是結合自己的各種成本是多少最終得出的定價。然而消費者是算一個“總購買成本”,爲了買你這個產品,除了按你的定價付錢外,消費者還要付出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等,消費都是會去考慮的。

Convenience(便利):企業制定Place策略時,可能只是考慮了自身的渠道資源,自己的便利性。但是消費者是否能很便利地接觸到你的產品,購買到你的產品?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思考角度!就如現在移動手機APP上的成交量那麼大,主要就是非常方便,大家都願意用手機來購物。

Communication(溝通):企業制定Promotion策略時,例如可能覺得自己已經打折了,還有各種贈品,業績應該能大幅拉動。但是你是否考慮了與消費的溝通問題,目標消費者是不是知道了你這個活動,消費者都明白你這個促銷活動的細節嗎?微信公衆號發了嗎?短信發了嗎?

所以在考慮4P的時候,4C理論其實是可以作爲一個補充,去結合使用的。

過程化思維

關於消費品的過程化思維邏輯:

這個邏輯幫我們把消費的過程分成了六個步驟,我們在做經營計劃、促銷計劃時,其實就可以有不同的發力點!舉一個超市搞促銷的例子,一般的超市促銷活動都是滿多少減多少,或者送禮品,或者做個品類折扣之類的,我們家樓下的超市有一次搞促銷活動,就在促銷前做出宣傳,凡是某天到店的顧客就能免費獲贈一瓶1.25L的橙汁!

這其實就有點意思了!他並沒有要求顧客必須消費滿多少錢才贈送(發力點放在【多買】),而是到店就可以贈送(發力點放在【到店】)!這就是他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當然了超市不可能那麼傻,你一來就馬上給你送橙汁,那就太容易了!

超市會讓你先逛完一圈超市,在出口的地方再送給你,而超市的環境中其實最容易產出衝動消費的,超市也會做一些產品方面的促銷,例如消費者可能看到米挺優惠,油挺優惠,很容易就順便買了,出門時可能也花了好幾十塊~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這個思維用來制定經營、促銷計劃時非常的好用!那如果你在經營過程當中遇到問題,需要對店鋪進行診斷,應該怎麼思考?

其實就可以把以上的思維邏輯轉化爲數學邏輯:

我們可以看到銷售額,是等於後面6個數乘在一起,也就意味着每一項指標的變化都會影響到銷售額的變化。也就是說,你要要提升銷售額,其實可以通過提高公式中的路過人數、進店率、成交率、零售價、銷售折扣、連帶率任意一項指標來實現。(當然了,實際的情況是零售價不會變化。)

記得有一個日本人做日用品店生意的,一直的進店率很低,後來老闆突發其想,從模特店裏買了美女模特道具回來,放在靠玻璃門的收銀臺處,最聰明的是把模特的上半身剛好用窗簾擋住了。

這種效果,就讓很多路過的男士浮想聯翩,以爲店內有一個美少女收銀員,都想進店看看她!結果進店後發現是模特,但是大多數也不好意思馬上就出去,一般都會裝模作樣地在店內逛一圈,說不準就買了一些什麼東西!

所以當你的店鋪生意不太好,需要診斷原因時,就可以利用這個邏輯去分析一下,看看是哪裏的問題。然後可以通過提升哪些指標來提升銷售額,這樣就可以幫你形成下一步的行動改善計劃。

學習立體思維,可以讓你思考得更全面、系統,無論是應用在數據分析中,還是項目管理等工作上,甚至是生活上的問題分析與解決,你都會感受立體思維的強大

想學習更多的立體思維知識?瞭解更多的案例?歡迎加入我的《數說》會員,戳開【數據分析,精英人士必學的能力】看我的線上課程《數說》的介紹~

或者閱讀原文,也可以查看《數說》課程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