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项目,是大龙开发区“10113”产业扶贫项目之一,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82户2274人(含脱贫巩固期群众),盈利后将以分红的方式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自2017年首次承接搬迁以来,开发区快速推进安置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已实现搬迁入住4465户20689人,分别入住大德新区、德龙新区、龙江新区。

一季度,大龙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金川中伟、汇成新材料二期、北新能源、格瑞特二期等一批大项目快速推进,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

新引进签约项目15个,到位资金30.04亿元,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103.3%;引进产业项目13个,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2.55亿元。全面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

成功签约中集环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拉杆箱生产项目、大龙网龙工场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发展。

……

正呈现着一个全新的大龙开发区

企业发展篇: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取得新成效,以锂电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以锰系综合开发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从二氧化锰矿—四氧化三锰—高纯硫酸锰(同时分离镍、钴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动力电池前驱体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已成雏形。

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取得新成效,以东亿电气为龙头的打火机产业链已经形成,打造全球最大打火机生产基地,形成基础原料—配件—成品全产业链,年生产成品打火机50亿只,出口东南亚、欧洲、拉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产业工人3000余人,年产值10亿元,出口额5000万美元。以中国西部箱包产业园为代表的箱包产业链,10余家箱包生产企业全面投产,产业工人1000余人,年产成品箱包2000万个,年产值8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篇:

开发区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理念,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5年成功创建省级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基础上,201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试点示范基地。

交通篇:

大龙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湘黔铁路、株六复线,沪昆高铁客运专线,沪昆高速公路、铜大高速公路,320国道及玉铜高等级公路均贯穿全境。

为更好的营造辖区招商引资环境、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大城市“主动脉”的路网建设力度,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快速建成投用金龙大道、龙凤大道、腾飞大道、4号、1号主干道和高铁新城1号路等多条城区道路;同时,快速推进玉铜松快速干道和2号、3号主干道等项目建设,目前部分路段已达通车条件。开发区立体路网已初步形成。

产业发展篇:

“娃娃鱼整体长势不错,预计明年5月份可进入市场销售。”位于大龙开发区双龙村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的生态大鲵养殖项目,2万多尾娃娃鱼长势喜人。该项目,是大龙开发区“10113”产业扶贫项目之一,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82户2274人(含脱贫巩固期群众),盈利后将以分红的方式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2018年,大龙开发区实现脱贫出列。现已进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期,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永昌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欣盛农民合作社等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常运转,有效促进乡村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篇:

大龙开发区作为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承接地之一,将承接德江、石阡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26468人。自2017年首次承接搬迁以来,开发区快速推进安置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已实现搬迁入住4465户20689人,分别入住大德新区、德龙新区、龙江新区。

开发区围绕“搬得进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总体目标,健全完善“五个体系”,全力抓好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依托产业基础及优势,突出就业优势条件,扶持好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为新居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条件,在实现一步住上新房子后,快步过上好日子。

(姚双容)

编辑:郭秋月校对:罗丽平 审核:潘桂仙 任恩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