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雨的夏季

又有一大波蘑菇

冒出来了

野蘑菇虽鲜美

但千万别乱吃

每年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赣州一家5口食用毒蘑菇中毒

5月10日

宁都县固厚乡一家5口

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入院抢救

5月10日上午,家住宁都县固厚乡固厚村的74岁侯某良,从后山采摘到了不少野生蘑菇,中午炒好后端上了餐桌。起初,一家人食用后并无异样。谁料,饭后过了一段时间,侯某良的5岁曾孙女萱萱(化名)出现无精打采症状,奶奶李某秀便带着萱萱搭乘邻居的摩托车来到固厚乡卫生院检查。没多久,李某秀自己也感到身体不适。医生遂对二人进行了检查和治疗,至下午4时许,两人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引起了院方的关注。随后,侯某良及大儿媳黄某英、孙女怡怡(化名)也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诊治医生经询问,获悉他们一家5口中午食用了山上采摘的野生蘑菇,意识到很有可能是野蘑菇中毒,便立即联系120,将一家5口送到宁都县人民医院抢救。

当晚,经医生抢救后,黄某英、李某秀因中毒较轻脱离了生命危险,留在宁都县人民医院继续观察治疗。萱萱、怡怡的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且出现昏迷状况。5月10日下午6时许,两名小孩被紧急送往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次日凌晨4时许,侯某良一直处于昏迷,随即被送往赣州市人民医院抢救。

11日晚8时许,记者了解到,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黄某英、李某秀、萱萱、怡怡4人均已脱离了生命危险,中毒最深的侯某良已恢复了知觉。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

2018年7月8日晚,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了9名因误食有毒野生蘑菇而紧急赶来就医的患者。他们来自庐山市华林镇的同一户人家,因为家里有孕妇,长期妊娠呕吐,婆婆为了促进儿媳妇的食欲,就上山采了些野蘑菇。所幸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18年6月2号,上饶鄱阳的程女士采摘野生蘑菇后,亲友陆续来品尝,当晚18人出现腹泻、呕吐等反应,紧急送往南昌救治。所幸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18年5月28日,鄱阳两村民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

食安办发布警示

重点防范毒蘑菇中毒

实际上

关于毒蘑菇中

不仅窗妹提醒过多次

早在今年4月,

赣州市食安办也发布过警示

近期应重点防范毒蘑菇中毒

↓↓↓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专家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吃野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能是中毒了

如吃了野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治疗期,如抢救及时,死亡率并不高。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患者出现以肾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中毒初期症状如果缓解,应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中国毒蘑菇名录》展示的部分毒蘑菇)

没有教你识别野生蘑菇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不要凭借经验去判定蘑菇是否有毒,也不要相信银针试毒、开水多煮就没事儿……

赶紧扩散,告诉家人,拒绝食用野生蘑菇!

· END ·

来源:综合网络

主编:刘夏 副编:十三、姜丽媛、高思婷、杨金文、金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