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留存的古建筑十分丰富,特别是山西的唐代和辽代建筑极为可观。即使在省会太原,市区也有一座因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这三大国宝级建筑而闻名于世的晋祠。

晋祠原名“晋王祠”,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随着历史上的战乱多次改造,晋祠周边的环境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但有几座建筑仍然保留着千年前的模样。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圣母殿的建筑形式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而且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此外,殿前的廊柱上八条木雕盘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柱雕。

晋祠中的鱼沼飞梁同样建于宋代,这座呈十字桥形的建筑位于圣母殿前,是现存古桥梁的孤例。虽然在49年之后经过大修,大部分石构件已经被更换,但鱼沼飞梁仍然保持了原先的风貌。

献殿位于圣母殿和鱼沼飞梁之前,为金代建筑,是古代候祭祀时陈列贡品的场所。这座建筑兼具殿堂和凉亭的特征,风格既灵巧又豪放。在1995年翻修的时候,保留了原本金代建筑特点。

唐宋的建筑在重修时大多完全新建,在省会的闹市又怎么可能留存有宋时的建筑呢?在193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计划前往汾阳考察时忽略了晋祠,但是当从太原出发到汾阳的汽车绕过晋祠背后时,梁思成瞥见了晋祠正殿的一角,在“惊异”之余爱不忍释,遂决定在归程时考察。

到晋祠后,梁思成发现这里的“名胜”仍为“古迹”无疑,而且晋祠“布置得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象个开放的私家园亭”。

随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考察和研究,晋祠的建筑价值被更多人认识。到1961年,晋祠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11年,晋祠成为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如今的晋祠已经成为了晋祠博物馆,也是太原的重要文化地标。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