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2021年,西南中學將投入120萬元完成學校書香廣場及校園書香環境文化建設,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爲以課程與活動爲載體,融智能科技與項目式學習爲一體的未來書香校園,將閱讀與生活、閱讀與科技、閱讀與未來融爲一體。因此,西南中學結合時代發展、學生個性差異、校本實情,研發了學校獨有的、集“德育課程、心育課程、智育課程、博雅教育課程”四維一體的“大觀”課程體系,共計70多門特色樣本課程,涉及人文、科技、體藝等領域,涵蓋了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各個方面。

全國最美校園書屋,

六小齡童等大家紛紛到訪,

14個班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

省、國家、國際比賽的各種獎項不在話下,

70多門特色樣本課程,

清華大學等名校校友

……

嗨,你是大西中人嗎?

文末留言找校友尋老師咯

陽光漫灑,燕語呢喃,紅牆白瓦……芳菲穠豔的人間四月,智能化教室裏書聲朗朗,標準田徑運動場上青春躍動,功能場室裏師生教學相長……西中校園跳動着最強勁脈搏。不知不覺中,西南中學已走過38載春秋冬夏。歲月流轉,世事變遷,一路走來,感受最多的就是,來自大西中家庭的點滴幸福。

從鬧市一隅到示範強校

西南中學創辦於1981年,原名爲三水縣西南鎮第二中學,原址在西南街道環城路9號(即現在的西南八小)。

1999年,學校因規模小設施設備簡陋,面臨撤併危機,但終因辦學效益好、教學質量高得以保全並跨越評爲佛山市一級學校

2003年,因硬件制約,遷址沙頭校區,恰逢三水改市爲區,學校隨之更名爲三水區西南街道第二中學,辦學水平蒸蒸日上!

2015年,學校再陷硬件制約瓶頸,再次搬遷到現在的校區(金本翰林路1號),並更名爲三水區西南中學。

如今的西南中學,座落於西江、北江、綏江三江匯流之處,佔地228畝,由政府投入近5億建成。搬至新校區後,學校根據本校實際發展歷程、實際校情以及價值追求,重塑學校的辦學理念,提出了以“悅志行·成大觀”爲核心的辦學理念體系。

以民主開放的態度、兼容幷蓄的情懷引領師生幸福生活、愉悅工作、快樂學習,以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精神激勵師生從心立志,自覺踐行,進而成大器、有作爲,並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此理念已成爲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的最高指導思想,貫穿於學校所有辦學行爲和環境建設中,逐漸成爲學校文化的靈魂。

在科學辦學理念的引領下,西南中學已由一間瀕臨撤併的“麻雀”學樣發展成爲享譽三水乃至佛山的品牌示範名校。學校先後獲得了“國家級主題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佛山市首批科研示範學校”、“佛山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等四十多種榮譽稱號。

有一種幸福是——從鬧市一隅到示範強校,科學理念的引領,讓每一位師生更加愉悅、自信、卓越。

從簡易書架到智慧圖書館

1981年學校初建時,沒有專門的圖書館,後來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建起了閱覽室,面積只有一間教室大,藏書量很少,大部分來自在校學生捐贈。

當時的閱覽室在這棟樓一樓最左的教室

2016年,西南中學與廣東省新華髮行集團跨界攜手建成了西南中學智慧圖書館,該館先後被評爲“全國最美校園書屋”、廣東省“最美閱讀空間”。

它不僅爲師生創設了優美舒適的閱讀環境,更爲師生提供了幾萬冊最新最經典的書籍,學校每年添置新圖書1萬冊,師生可隨時選購,也可隨時借閱;不僅實現了管理系統智能化、管理制度個性化,還實現了,使師生的閱讀變得極爲更智能、更多元,更有廣度。

跨界融合不但爲學校帶來了硬件和圖書資源,還帶來了豐富的名家資源。近幾年來,西南中學相繼迎來林清玄、周國平、康震、波兒、曹文軒、六小齡童等名家到訪,引領了一波波閱讀風潮。學校閱讀氛圍濃郁,閱讀已成爲學生常態。

至2021年,西南中學將投入120萬元完成學校書香廣場及校園書香環境文化建設,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爲以課程與活動爲載體,融智能科技與項目式學習爲一體的未來書香校園,將閱讀與生活、閱讀與科技、閱讀與未來融爲一體。

有一種幸福是——從簡易書架到智慧圖書館,學校有如行走的圖書館,讓閱讀向更深、更廣、更美處蔓延。

從木質講臺到智慧雲端

38年的時間,科技飛速發展,學校教學設施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進。

曹月珍老師回憶:

當年,我們上英語課都得提着笨重的錄音機,講臺是比較舊的。聽力練習、聽讀課文都需要在錄音機上完成。有時,找錄音播放的位置,就得花費很長時間。

如今,學校全力建設智慧校園,所有班級都配備了多媒體一體機,其中14個班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學生的聽說訓練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系統還能自動識別學生的口語是否標準,使英語教學更加科學高效。

除了硬件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外,學校還有功能齊全的階梯教室、各具特色的學科功能場室,最近,學校還新建成了演播廳、校史館、國學館、書法室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場館,爲師生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平臺。

此外,西南中學大手筆投入,相繼建成機器人創客中心、DIY創客實驗室、星球地理室、物理化學生物探究實驗室等,升級科技創新教育教學硬件設施,爲學生探索科技世界創造優良環境,培養了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人才,他們多次獲得省、國家、國際比賽的各種獎項

第七屆廣東省青少年創意機器人大賽榮獲編程組比賽三等獎和基礎組二等獎。

“中俄青少年十萬個創意夢想”徵集活動全國一等獎2位,二等獎4位,三等獎6位。

第十八屆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暨第七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最佳團隊獎。

有一種幸福是——從木質講臺到智慧雲端,日新月異的設施變化,使課堂更加智慧高效、快樂和諧;使學子更加創意無限、引領未來。

從12門學科到大觀課程

八十年代,學校開設的課程只有國家規定的課程,加上音、體、美一共只有12門課程。

但是,對如今的學生而言,光有國家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西南中學結合時代發展、學生個性差異、校本實情,研發了學校獨有的、集“德育課程、心育課程、智育課程、博雅教育課程”四維一體的“大觀”課程體系,共計70多門特色樣本課程,涉及人文、科技、體藝等領域,涵蓋了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各個方面。

大觀課程以悅讀節、創客節、體藝節等系列特色活動和20多個社團活動爲載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卓越成長。

2017年畢業於西南中學的李沛嫺現在就讀於三水中學培文班,她是大觀課程的受益者之一。

李沛嫺:

感謝母校給予我衆多展示機會和平臺,讓我這個不敢上臺發言的人,如今能大膽秀出自己主持、演講、表演等才藝。正是在母校的歷練中成爲了更好的自己!

有一種幸福是——從12門學科到大觀課程,課程體系的完善豐富,賦能學生多元發展,讓學校成爲求學的樂園。

從一頭青絲到雙鬢斑白

硬件不斷更新,課程不斷完善,而教室裏、講臺上忙碌的身影也在不斷變化着。昔日裏,講臺下孜孜不倦、朝氣蓬勃的孩童,有的已入讀頂尖名校,成爲母校的榮光。

學校優秀畢業生李健俊同學現就讀於清華大學

有的而今已然走上講臺,成爲了兒時心中頂天立地的老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師者的傳承,何等的幸福。

趙潔芳老師至今仍然清晰記得當時鄧鳳蓮老師不厭其煩地指導她們聽力的場景。而畢業後,緣分使她與母校再次相遇,她以一名師者身份重新走進母校,圓夢的同時再續幸福,恰巧鄧鳳蓮老師又變成了她的師傅,在教學上給予悉心指導,生活中也關愛有加,讓她迅速站穩講臺,業務能力蒸蒸日上。

趙潔芳:

來到二中這十幾年,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對師傅的感激。像我這樣畢業於二中,又回母校當老師的,學校一共有12個。他們薪火相傳,將二中的精神不斷髮揚光大。

還有的老師,在風華正茂的年紀裏,進入西中,一干就是幾十年。從一頭青絲到兩鬢斑白。

梁英蘭老師

梁英蘭老師是學校泰斗級語文老師,29年的教學經歷,描繪的是25年畢業班繽紛的畫卷;妙語連珠,詮釋着五千年文化的奧妙,談笑間,蘊含着對學子們的無比厚愛。

何沛英老師

何沛英老師是學校公認的擁有“化腐朽爲神奇”魔力的語文老師。植根講臺,甘爲人梯,堅定的信念是她馳騁在30年教師征程上的強大動力; 春風化雨,播種澆灌,滿園春色是她耕耘在26年班主任園地裏的不懈追求詩詞歌賦,聽說讀寫,完勝中考是她在20年初三學海中擺渡的勝利彼岸。

胡英堯老師

胡英堯老師是學校初三級掌門人、“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獲得者。29年教齡,10年班主任,10年科組長,帶領學校英語中考連續十年遙居區域榜首,全國英語能力競賽穩居三水前列,帶領科組摘得佛山市首批示範教研組稱號

鍾玉梅老師

鍾玉梅老師從教31年,堅守班主任崗位28年。班會課上,她旁徵博引,寓莊於諧,娓娓道來;語文課中,她善用比喻,深入淺出,傾情引導學生領悟經典精髓。雷厲風行是她的作風,嚴謹勤懇是她的標籤,對孩子的一生負責是她的治班理念,育人無數,好評如雷

梁耀偉老師

梁耀偉老師三水同行尊稱爲“教授”、“三水華羅庚”。他畢業於西中,反哺於西中,從教30年,工作認真細緻,心中常有大局,專業水平區內聞名.

陸貽珊老師

陸貽珊老師從教29年,擔任班主任工作23年,常年奮戰在初三實驗班,爲學校輝煌的中考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多項奧英競賽獎項的締造者

何小玲老師

何小玲老師是學校歷史科組最德高望重、最深受愛戴的“何師父”。她在西南中學從教31年,不斷求進,積極學習汲取更好的教學方法與技能;她不善言辭,卻學識淵博,總能以深厚的內功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

像這些老師一樣常年奮戰在教學一線、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的老教師們還有很多,他們是學校輝煌歷史的奠基者,帶領着年輕一輩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培育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

有一種幸福是——從一頭青絲到兩鬢斑白,38載斗轉星移,舊校換新址,青澀成蒼顏。不褪的熱忱,不斷延續的愛。

回首歷程,瞻望未來

點滴幸福,匯成大愛

讓幸福在西南中學

每一個細節中流轉

聲明:本文轉載自 三水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