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面技術:雙面雙玻電池組件技術工藝簡單、量產難度低、 發電量增益可達 5%~30%且成本基本無增加,在高效組件技術中降本能力 最強,不疊加其他技術也不使用追蹤系統的情況下,雙面發電技術 5%~30% 的發電量增幅可使度電成本下降 0.02~0.1 元/kWh,最低達到 0.438 元 /kWh,降本幅度 3.8%~18.5%。2)雙面+MBB:功率增加 5~10W,發電量增益 5%~30%,節省銀漿 使組件端成本下降約 0.05 元/W 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到 0.43 元 /kWh,降低 0.027~0.107 元/kWh,降幅 5%~20%。

儘管現在處於行業調整期,但投融資機構還是對光伏行業信心滿滿,最近國內權威證券機構從技術角度出具了一份報告,分析了未來光伏組件的技術趨勢,並繼續推薦投資者關注光伏。

想要知道未來採購、安裝哪種組件能賺到,趕緊收藏起來認真看吧!

哪些是高效光伏組件技術?

所謂高效組件技術,我們將其定義爲:在既有的電池片效率前提下,在組件 封裝環節,使用不同工藝來提升組件輸出功率或增加其全生命週期中單瓦發電量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雙面/雙玻、半片、多主柵(MBB)、疊瓦等 (部分需要電池片環節工藝配合)。近期,雙面技術拿下第三批領跑者 50% 以上中標規模,半片/疊瓦也初露鋒芒。

功率/發電量增益顯著,且能夠多項技術疊加使用,度電成本降幅貢獻最高可達 20%。雙面電池組件技術憑藉背面發電取得 5%~30%發電量增益;半片電池組件降低 75%內阻損耗實現功率增益 5~10W;多主柵電池電極電阻 與電極遮擋同步降低,降低銀耗量的同時功率提升 5~10W;疊瓦組件無主柵無焊帶設計增加可放置電池片數量 13%,功率提升 15~20W。

除疊瓦外,上述各項高效組件工藝還能互相疊加使用,且能夠同比例放大電池片環節 PERC、HIT、黑硅等高效工藝的提效效果,因此對基礎功率較高 的單晶組件,使用高效組件技術後的功率增益也更大。

雙面+半片+MBB 技術疊加後功率增益 10~25W,發電量增益5%~30%,相 同安裝條件下,最高可令度電成本下降超過 20%。

高效組件技術加速平價上網進程

雙面技術成爲第三批應用領跑者新寵,半片/疊瓦等技術初露鋒芒。在八大 基地 38 個項目招標中,投標企業共計 54 次申報雙面技術,雙面技術合計 中標 2.58GW,佔比 52%,其中 PERC+雙面 1.45GW,P 型雙面 100MW, 雙面+半片 200MW,N 型雙面 831MW。半片技術中標 2 個項目合計 200MW,中標企業中廣核太陽能;疊瓦技術中標 1 個項目(與雙面共同中 標 100MW,按平均分配估算疊瓦技術中標 50MW),中標企業國家電投。

高效組件技術可降低度電成本0.1 元/kWh 以上,降幅超 20%

高效組件技術增效提質。雙玻、雙面、半片、MBB 等技術不僅是增效降本 的有效途徑,同時還可提升組件性能與壽命,提高電站質量與穩定性。隨 着 531 新政後行業降本需求愈加急迫,企業對高效組件技術的研究、投入 及掌握程度逐步提升,均已具備一定量產能力。

相互疊加,大有可爲。目前已成熟或即將成熟的高效組件技術之間還可以 相互疊加,比如:雙面、半片與 MBB技術的兼容性非常強。

高效組件技術的疊加可以進一步放大轉換率提升帶來的功率增加。在 PERC 電池上疊加半片技術的功率增益達到 5~10W,在 PERC+半片電池 基礎上疊加 MBB 技術的功率增益擴大到 5~15W。此外,由於單晶組件基 礎功率更高,使用高效組件技術後功率增益大於多晶組件。

降本邏輯:功率提升降低 BOS 成本,或發電量增加攤薄度電成本(降低 分子+提升分母)。光伏電站初始投資成本可分爲:1) 組件成本,佔比約 50%;2) 與功率有關的 BOS 成本,如土地、支架、人工等,佔比約 20%;3) 與功率無關的 BOS 成本,如逆變器、升壓設備,佔比約 30%。因此, 組件功率的提升可以通過攤薄 BOS成本來實現系統單位投資的降低。

測算顯示,60 片組件的功率每提高 15W,普通電站、山地電站、水面電站 BOS 成本分別可節省 0.09 元/W、0.11 元/W、0.135 元/W。據此假設普通電站所用組件功率每增加 5W,系統投資下降 0.03 元/W,以此疊加,則半 片、MBB 等 高效組 件技術 5~20W 的 功率提升可 使系統 投資 下降 0.03~0.12 元/W。

降本測算 1:

半片、MBB、疊片技術。高效組件技術提高組件功率的同時, 組件成本會有一定增幅。爲明確高效組件技術對度電成本的影響,我們對 功率增益與組件成本變動對度電成本的影響做敏感性測算。測算中假設基 礎初始投資(常規技術)5 元/W,利用小時數 1200h。測算顯示,組件功 率每增加 5W,組件成本容忍度提升 0.03 元/W。

1)半片技術:在組件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半片電池功率增加 5~10W 對應度電成本降幅 0.5%~1%,最低可到 0.532 元/kWh

2)MBB 技術:MBB 節省銀漿用量帶動電池成本下降 0.24 元/片,據 此假設組件端成本下降 0.05 元/W,則 MBB 技術 5~10W 的功率增益 對應度電成本降幅 1.3%~1.8%,最低可到 0.528 元/kWh

3)疊瓦技術:由於產線改動較大、新增設備較多,疊瓦技術與半片及 MBB 技術相比組件端成本增長更大,故雖然其功率增益較大,度電成 本降幅並不突出。

降本測算 2:

雙面技術:雙面雙玻電池組件技術工藝簡單、量產難度低、 發電量增益可達 5%~30%且成本基本無增加,在高效組件技術中降本能力 最強,不疊加其他技術也不使用追蹤系統的情況下,雙面發電技術 5%~30% 的發電量增幅可使度電成本下降 0.02~0.1 元/kWh,最低達到 0.438 元 /kWh,降本幅度 3.8%~18.5%。

降本測算 3:

雙面+其他技術同樣假設普通電站所用組件功率每增加 5W, 系統投資下降 0.03 元/W。

1)雙面+半片:功率增加 5~10W,發電量增益 5%~30%,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到 0.434 元/kWh,降低 0.023~0.104 元/kWh,降幅 4.3%~19.3%。

2)雙面+MBB:功率增加 5~10W,發電量增益 5%~30%,節省銀漿 使組件端成本下降約 0.05 元/W 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到 0.43 元 /kWh,降低 0.027~0.107 元/kWh,降幅 5%~20%。

3)雙面+半片+MBB功率增加 10~20W,發電量增益 5%~30%,組 件端成本下降約 0.05 元/W 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達到 0.427 元 /kWh,降低 0.03~0.11 元/kWh,降幅 5.5%~20.6%。

廠商積極投建高效組件及配套電池片產能,市佔率將快速上升

根據TaiyangNews 統計,全球 2017 年雙面、半片、MBB、疊片電池產能 分別爲 4GW、11.8GW、2.4GW、1.75GW,預計 2018 年將增加至 8GW、 28GW、3.5GW、3.5GW。

市場份額將持續上升。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2018 年最新發布的《中國 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7 年版)》,各項技術將憑藉高性價比及技術成熟度的提高迅速提升市佔率。

雙面電池組件隨着農光互補、水光互補等新型光伏應用的擴大,雙 面發電組件將逐步打開市場,目前趨勢已初步顯現,預計市場份額將 由 2017 年的 2%上升至 2020 年 20%及 2025 年 40%;

半片電池組件份額提升迅速,疊片電池組件佔比較小,未來仍以全片 電池組件爲主流:半片電池組件市場份額將由 2017 年的 1%上升至 2020 年 18%及 2025 年 30%;疊片電池組件市場份額將由 2017 年的 0.5%上升至 2020 年 3%及 2025 年 5%;2025 年,全片電池組件市場 份額仍將保持在 65%以上。

多主柵電池組件:2017年 5BB成爲主流,市場份額由 2016 年 10%提 升至 60%。隨着工藝成熟及設備升級,MBB 將迅速佔領市場,份額將 由 2017 年的 2%上升至 2020 年 40%及 2025 年 70%;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報告、光伏能源圈

相關文章